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56章 东线绞肉机(1/3)

来自巴尔干东线的战报,立刻让北京军政部内的气氛凝重起来,如今摆在沙盘上的战局,奥匈帝国在兵力上显然并无优势,一个半军团对2个半军队,俄国人整整多出一个军团,以俄罗斯帝国的编制,那就是30万以上的巨大兵力优势……俄国佬的战术,一直就是以人数上的优势来弥补其他一切的不足!

但是,整个东线能让双方投入几十万兵力展开战役的地区,其实十分的有限,竟然如此迅速的分出胜负,以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实在有些难以置信……而一旦这一消息确认,那整个巴尔干地区的战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俄国人将会迅速奠定军事上的优势。

更要命的是,一旦奥匈帝国无法抵挡住来自俄罗斯帝国的进攻,原本就处在墙头草位置的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也会迅速摆正自己的位置,没人会愿意与一个毫无实力的国家达成军事协作意向,而战争机器在如今的巴尔干半岛就是最直接的验证。

当晚的北京军政部内灯火通明,对欧战局势的进一步预判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秦铠被政务官匆匆赶来的报告声叫醒了,德国方面送来了来自匈牙利东线的最新战报,奥匈帝国确实吃了一个大败仗,不过,情况的预期,倒是出人意料的好于原本的⊕∽⊕∽⊕∽⊕∽,$.¤.ne≤t最坏打算。

奥匈帝国东线战役指挥官康拉德大公,显然是德式进攻战略的坚决执行者,虽然面对兵力上的劣势。但显然康拉德大公对于奥匈国防军的战力信心十足。依然制定了右翼进攻、左翼防御的进攻性战术。在右翼投入了第三军团的2个军7万兵力准备攻击东线对方兵力难以展开的达丹克尔高地,而左翼除了参与西线防御的兵力外,他依然投入了17万大军准备对抗预期中的猛烈进攻。

但是,战事推进完全出乎了两方司令官的预料,双方制定的计划显然都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他们假设的每一件事都与事实出乎意料的正好相反,俄军右翼对准康拉德的左翼,俄国人认为奥匈帝国主力不应该出现在这一区域。因为穆卡切沃以西的山区,并不适合展开兵力决战,而俄国人基于这一考虑,同时希望将战线向东线侧翼打开局面。

所以,康拉德的右翼正准备展开进攻的两个军,很快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敌军的侧翼,而是近2个集团军的绝对主力,结果,战争的第一天,一场一面倒的战斗爆发了。奥匈帝国第三军团第十一军先头警卫部队进入达丹克尔高地后,就与刚刚爬上山顶的俄 队突然交火。

短短4个小时的激战后。塔内夫河谷周边的十几个高地上,双方展开的几乎全方位的激战,战斗从最初的1500米最终演变为一场近距离的肉搏战……而即便是伊万诺夫将军没有预料到战争爆发得如此迅速,但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俄国第四集团军、第五集团军一部直接从侧翼攻入了奥匈帝国左翼的侧后位置。

面对被切断退路的威胁,原本奥匈帝国计划中的进攻最终演变成一场跑步撤退,以至于俄国两个集团军的后备师都未进入战场,战斗已经结束了,第三军团两个军撒丫子窜到了达维兹尼察河一线,双方在两座奥匈国防军搭建的浮桥前方展开了浴血奋战!

一方是拼了命了要脱离战斗,另外一方则是趁胜追击,所以战斗的结果已经毫无悬疑,入夜后,康拉德大公派遣的援军依然看不到影子,而俄国人野炮团已经在几个小时后赶到了激战前线,所以,第三军团右翼指挥官库司马克将军毫不迟疑的命令摧毁了浮桥。

达丹克尔高地战役揭幕了整个东线战场残酷的战争规则,是役,奥匈帝国第三军团遭到了重创,担任进攻任务的原本就是军团的核心主力,撤离到达维兹尼察河以南的两个军除了师级建制尚存外,兵力损失7成以上,基本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5万奥匈帝国国防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