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57章 北线计划(2/3)

现场演习,滚滚黑烟中冲出来的钢铁怪兽,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征服了这位脾气略显古怪的德国皇帝!

而蔡锷在当天也获得了德皇威廉二世慷慨的首肯,进入德国参谋部参与具体装甲军团战术的策划,当然,威廉二世最关心的自然是坦克部队形成战斗力的最快时间!

“四个月……至少要四个月,贵国已经获得了k01坦克的建造授权,但要形成自主的生产线和维修能力,即便以德国的工业基础,也得四个月左右……而且,根据我们的判断,如果这一武器原型泄露,英国、法国的工业能力显然足以在数个月内完成仿制设计,到时候恐怕将是一场消耗战!”蔡锷十分坚决的否定了这位皇帝陛下希望两个月内参战的假象。

稍晚时候,蔡锷从不莱梅向北京拍发了加急电报,德国方面通报了东线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激战的最新消息,战争的发展让德国也开始不安起来……

因为,俄罗斯帝国在这场因奥匈、塞尔维亚争端引发的战争上,投入了让奥、德两国都惊讶的军事力量,在奥匈帝国第三军团东线失利后,奥军统帅康德拉大公丝毫没有意识到俄国投入的军力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在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奥军一贯作战思想指引下,他从左翼发起了出乎俄国人预料的攻击。

俄军统帅伊万诺夫将军虽然取得了左翼东线的初战胜利,并且将展现推进到达维自逆差河一线,但是,伊万诺夫对奥匈军力的判断显然也出现了失误,在第四集团军送回的消息误导下,俄国人也认为。东线遭遇的奥匈帝国第三集团军所部。应该是奥匈大部队的前锋。

所以。突前的俄国第四、第五集团军并没有急于渡河作战,要知道,如果被对方压制在河岸上,这毫无悬疑会是一场大悲剧,而随后俄国右翼遭遇康德拉大公指挥的左翼突袭,则让俄国人产生了另外一个误判,伊万诺夫将军的参谋们甚至想他报告,俄军集结在正面的军队。似乎在人数上并未达到实现预期的压倒性优势,毕竟,对方出现了两翼齐攻的态势,这无论如何不像是兵力劣势的表现。

29日起,奥匈帝国左翼前锋甚至翻越了比斯兹扎迪山左侧高地,与驻扎山北乌斯奇基的第13军交火,双方各自都莫不清楚对方的实力,所以交火虽然激烈却未发生猛烈攻防,当天下午,左翼一路突进的奥斯曼帝国奥芬博格第四集团军终于在萨诺克外围迎头撞上了俄国鲁斯基第三集团军。

奥军发起了极其猛烈的进攻。第四集团军所辖15万大军猛烈攻击俄国设立在城市外围的阵地,并对阵地周围高地展开了激烈争夺。由于双方都是刚刚推进到交战为止,以至于重火力都未曾跟上,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让奥匈帝国第四集团军指挥官奥芬贝格将军产生了误判。

对方炮火根本不像大规模军团的实力,虽然奥军第四集团军重火力还在身后20公里的山路上,但是,完全是基于主动进攻的战争理念,战争就这样激烈的碰撞爆发了!

相比而奥匈第四军团的积极求战,事实上军力近乎2倍于奥军的俄罗斯帝国鲁斯基第三集团军反倒是打的颇为保守,除了不断向交战线派出后备军外,完全没有考虑进行主动进攻的计划……结果,一场事后让两军都哭笑不得的萨诺克战役就这样打响了。

持续两天的进攻后,奥军原本的攻势遭遇了处处碰壁的结果,多路发起的进攻毫无起色,非但没有击破对手防线的迹象,反倒是各军损失惨重,这直接导致了第四集团军各部陷入了慌乱的状态,到了31日下午,当伊万诺夫将军派遣的增援部队出现在战场上时,奥军第四集团军开始陷入了彻底的崩溃状态。

当俄国人发起两次试探性进攻后,奥军的颓势立刻被迅速放大,等到夜幕降临时,奥芬博格将军发现军团已处在崩溃边缘,他做出了整个战役中最正确的决定,参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