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2章 越北大洗牌(3/4)

,设计这个计划之初,秦铠就非常明白,重工业需要消耗的大量劳动力,在初期肯定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不过东亚庞大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倒是缓解了这个问题的爆发。

经过法国人的洗礼,周瑞东再次接收后,原本的一切霹雳手段都显得像春般柔顺,丢失城池的官吏,一律免职,换上华族或者是亲华族的官吏,一切对法国人奴颜婢膝的当地土豪,自然毫不容情的给予彻底查处,再扣上一个卖国贼的大帽子游街。

一番暴之后,越北志灵以东的地盘上,很快都被纳入了周瑞东的管辖之下,地方的政务放给里当地有能力肯干事的官吏主管,农业依旧是当地的主体,但是越北的核心地区已经从沿海的地区迅速转移到靠近矿业区的志灵!

志灵以西的石山坳已经从以前的小村落,迅速崛起为一座大型的县城规模的聚集区,周围村落中的工人都自发迁移到这里居住,不远处巨大的工厂为他们创造的财富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以前无法想象的安逸和震撼。

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整个越北都在围绕着这个新形成中心开始运转,很快,所有人都会发现,这里的产业链都将被牢牢的烙上秦铠的标志,所有的人都会依靠秦铠所规划的产业生存……

而后一步到达的庆字军,对于护围而不攻的战术显然颇不满意,那位宋参将对于一路来望而逃的法国人早已是信心爆棚,竟然以庆字军的名义下令周瑞东部随同一起进攻海防。

对此,周瑞东自然是毫不迟疑的告诉他,护只接受钦差大人、南洋大臣秦铠的命令,若是庆字军有意进攻,可以立刻让开阵地……这话自然激怒了吴东,在准备了几天之后,庆字军甚至想了一场夜间的突袭,准备一举拿下海防。

面对庆字军如同送死般的举动,周瑞东自然不会去阻止他们,让他们好好碰碰南墙,无疑更利于日后的战事,但是随后赶来的袁世凯劝阻了吴东激进的做法,他只说了一句,“中堂大人正想借这机会与法国人谈判,你胜了,也无助于谈判,败了必有重责!”

吴东想了想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也不与护招呼,连夜起兵带着一路斩获的财物回了北宁!周瑞东自然毫不客气的派出了大队的民团和互济会,迅速把右翼的大片无主的地盘纳入了自己的管辖,蝗虫般路过的庆字军,倒是让互济会的工作更容易开展了。

至此,越北地区自海防以东的大片土地都被护一协直接控制。而清军吴庆部、粤军、桂军则盘踞在河内、北宁一线,靠后的大批滇军也纷纷进入北宁地区安营扎寨。

而当这一场战事基本完结之后,秦铠送往北京朝廷的急报中报喜不报忧,对于胜利大篇幅的奏报,而对于统辖桂军、粤军的败绩则全作不知。而庆字营的做派完全和秦铠如出一辙,至于那位广西布政使统辖桂军、粤军作战的徐延旭老大人,竟然也上奏朝廷,称两军殊死作战,损伤惨重。

更好笑的是朝廷下来的封赏,徐延旭因为督师奋战,升任广西巡抚,主持桂军、粤军在越北的战事,而对庆字营吴庆升任一品提督,而秦铠因为刚刚升任广州巡抚,他的爵位从三等男爵提升为二等男爵。

对于此战,秦铠自然不忘记提手下表功,周瑞东升为三品参将,薛超为从三品游击,刘永福升职为四品宣慰使司同知。

但是胜利即将来临之际,北京的军纪处却发出了一道奇怪的旨意,命令越南各部坚守各自防区,不再轻启战端!这旨意一处,举国一片哗然,清流们面对节节胜利的态势,都是斗志高涨,希望一举击败法国人,好振振国威,朝堂之上又是一片嘴仗之声。

但是两天后,李中堂大人送来了他和法国公使签署的一份停战协议,这是消失了近一个月后刚刚出现的法国公使脱利古抛出的一份和平协议。

协议中,双方约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