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8章 横行香港(2/4)

度。

当然,就算是后世,这人口普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做事自己要避繁就简,军官会的职责就是看好钱、粮和收编的越南兵,管理地方的职责还是由原来的胥吏和官员处置,而军管会要做的就是监督。

高高挂在县衙和城门口的榜上,清清楚楚写着对于普查和土地分配现的贪赃枉法现象的处理,只有一个字“杀!”

但是在各地,这种事情还是层出不穷,几乎没到一地都是以杀人立威开始,之后的推进就变得顺利多了,即便是有些当地的土著读书人、官员发觉有些不对劲,看到那血淋漓的人头后,也把不合时宜的话头给悄悄吞下。

对于在整个将土地政策说的一清二楚,收回无主土地、将有主的土地测算收购后,每户人家给予2亩的基本土地,然后按照按照保甲制度将各村镇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挑选当地的读书人任命为底层的保。

一旦这一切的进程完成后,护就会来按照保用性命来做担保的名册,发钱发粮发土地契约,所有的人家获得的只是土地是耕作权,而每户两亩土地的耕作面积很多情况下是劳力过剩的,这样的话,在进行全面分配后的剩余土地,就交由各村镇进行承包耕种。

王家村的王七老汉一家,可算得上是人丁兴旺,去年战乱的时候,死了两个小子,现在家里还有三对儿子媳妇加上老汉、老太、几个小娃子一共十多口人,原来是耕种着本村地主家3亩地养家,每年的丁税要交7成,那时候也就是堪堪能保证一家老小饿不死。

现在官府给发了两亩地,只要叫两成的税,这已经让他们笑不拢嘴了,结果隔天保上门了,这保原来是村里的老书匠,半期事来倒是额外仔细,他告诉王老汉,村落又分到了300多亩承包地,按照人丁折算,他们王家可以另外承包4亩土地,不过租税是4成。

这可比原来的租税要低的多,王老汉找来几个儿子一商议,感觉自家劳力多,琢磨这是不是还能多承包点,保也是点头答应,到最后若是还有多余的土地没人承包,可以考虑他们家!这飞来的好消息,让王家一片欢腾。

等村子里的事情确定了没两日,很快衙门了来的一个队当兵的,还有衙门里的小吏,还有商队也闻而来!保早来通知了,这是来签协议的,各家各户都挨个叫着名字上去签字画押,让他们更兴奋的,衙门的小吏宣读丞相府的公,村子里每户人家俺人头计算,发给安南银元券。

对于这印刷精美、花花绿绿的纸币,这些庄稼汉子自然不怎么明白,保说了,这每张安南券就值一块银元,不过这玩意怎么看都不让人放心!不过……马上就与小商贩上来,向他们兜售带来的各式货物,价格也是十分公道,这安南银元券确确实实花起来跟银元一般好!

这下子,这些庄稼汉可不再嘀咕了,衙门里发钱……这时代哪有这种好事,现在却是真真切切的发生了,这花花绿绿的安南券立刻被仔细的收藏好,这玩意虽然不如银元来的沉甸甸,不过却实实在在的管用啊!

同样的事情,在越北各地不断的上演,大量投入的安南银元券主要流通的领域,在官府的信用保证下,加上大量来自马尾工业体系和广东工业区的产品流入市场,整个越北的货币体系没有发生任何通胀的现象,而更多金属货币则流转到了刚刚在越北设立分行的南洋银行。

回笼的黄金和白银都被快船送往了广州的银行总部,黄金则被存入了金库,而白银被立刻送往造币厂,迅速变成的崭新的银元重新转入南洋银行的金融体系,通过这个体系,秦铠自然很明白,银铜双本位的货币体制迟早要被金本位所取代。

而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越北河内、北宁、志灵、海防、太平五府的土地兼并都基本完成了,大量的闲置土地被何法的置换,而秦铠则一举变为了越北最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