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03章 五年的宏伟规划(2/4)

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原本也就出些个野味山珍,到了广州,他们才赫然发现,原来的土产业只要和广州这边的大海商联系好,那可是有多少能卖多少。

而且听那位盐运使大人说了,以后铁路要修通两广所有府县,那乖乖不得了啊,山里的货色要装满那一闷罐子车皮,那可是不得了的银子,而地方上原本那些卖不动的腌腊产品和土产,他们在广州看到了一个新式的罐头工厂,各种各样的食物,经过加工装罐子后,据说可以保存几年,而且销售异常火爆。

而在推介会上,产业的推进再也不是徐建寅和他的产业推进司的事情,一旦产业变成一桩时髦而且前途宽阔的事情,那立刻就会得到几乎所有人的热捧……来的都是各家各户的家主,自然都不是些白痴。

商人们在这里看到的,那不再是一府一县的产业,未来产业的产能将是十倍于现在,一旦铁路开通,那就意味着各地的产品可以通达四方,谁家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就能获得远比以往更多的利润,但是……

这一切的产业,显然都不是地方上能够自己干的出来的,这一切的产业都是地方上闻所未闻的东西,现在却活生生的出现在面前,机器、机车、货车、蒸汽机、大轮船,这些改变旧世界规则的东西出现了,以盐运使大人的那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跟上潮流,就将被潮流淘汰!”

这些人当中,几乎没人搞得清楚这所谓的潮流是什么,他们模糊的概念里,潮流就是那个机器、工厂,但是具体的东西都是懵懵懂懂,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去投资产业,盐运使大人开出的条件根本无法拒绝,自己拒绝了,立刻会被其他人抢了去,到时候自己可就变成被潮流淘汰的那一批了……

徐建寅在广州工业区由几家产业提供观摩区,又安排参观铁路和海运,广州工业区自然是重点参观对象,而铁路可以直达的顺德府,一个小时的车程,让所有人都是耳目一新,当地也因为轻工产业办的十分兴旺,成为了这次推介会的一个参观点。

这第一批商人来参加推介会,都是徐建寅掏的腰包,不过这之后,这些商人回去后,带着订立的合同,免不得大肆炫耀一番,对于在广州的见闻,更是奉为奇珍般只向家族中介绍,而这无疑是在两广各府县都播下了工业的种子,很快就发芽了!

各府县都有大量公发来,都是那些未曾有机会参加推介会,但是还有实力开办产业的大商家、大地主,不过这一次,徐建寅可就非常豪爽的同意在三个月后在召开第二次推介会,毕竟各府县已经推介了大量的轻工业,他也和秦铠商量过,还是要注意产业布局。

虽然目前两广地区的产业产能远远达不到市场饱和的问题,不过由于大清内陆运输的疲软,而两广铁路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秦大总督估计,以每年开工3000公里铁路来计算,覆盖两广、闽浙需要两年……当然,这速度也是保守估计。

在渡过第十三次经济后的美国,从1887年开始,每年造铁路的速度是1.5万公里,在之后的5年内,又造了7.5万公里,这规模甚至比引发第十三次经济危机的上一次铁路大建设的总里程还增了50%,所以秦大总督保守估计的铁路建设,完全是有膨胀的余地。

而他之所以只将闽浙列入其中,两广加上闽浙,这人口就有将近9000万人,而紧靠浙江的上海纳入势力范围的话,自己光凭着这掌控之地的人口、经济和强大的工业后盾,将足以对抗满清剩余的势力,何况,一旦自己的分化战略成功之后,愿意再修修补补满清朝廷破庙的大员,那也得估计估计形势才行。

想到这里,他起身来到屋子后面悬挂着的大大的全国地图,这幅版图可比后世人民共和国要大上好多,鸡背上那块辽阔的蒙古土地,现在可还是华夏毫无争议的国土,自己在北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