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65章 上海密约(3/4)

更深刻的认识。

“少川,此番闽浙、两江、湖广、云贵、陕甘五大总督的代表齐聚上海,你可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李中堂那边我也传过话了,不过这段时间中堂看来是比较烦啊……各国公使,你以我的名义可以联络他们,列强可以借力,但是国家的利益不可损失!”

秦铠临走时交代他的话,他回去深思熟虑的良久,南洋体系的力量早就该登上中枢这个大舞台了,只是,那个只能由朝廷亲贵担纲的大舞台,永远都将汉人排除在外,那里只是那一帮毫无作为满人的天下。

但是,八旗早已是过气的同义词,这天下督抚无一不是汉人精英,当然,东三省总督例外,即便是在东三省,汉人已经早已超过了满人的群体,成为了主流……而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契机、就是有一个人来振臂一呼。

而在上海的这几天里,他几乎是日夜在忙碌,一天只睡不到四个小时,闽浙总督张佩纶派出他的好友胡传出席这次上海的会面,唐绍仪对于这个四十来岁的面皮黝黑的中年男人并不熟悉,不过秦铠在得知此事后,倒是暗中惊讶了一会。

这个胡传,官名不显,唯一让秦铠感到好笑的是,这位胡传胡铁花的名字更是和后世某位大家中的搞笑人物同名,不过让秦铠了解这位的,却是他家在后世却出了个跟经常跟太祖打嘴仗的胡适。

胡传那边是最早获得共识的,这位经历过洪杨之乱,在东北勘定国边境,数度几乎命悬一线的中国士大夫体系的者,对于满清统治下国家的衰弱早就心有不甘,所以在他两年前因母丧回家守孝后,复出后立刻转而投入闽浙总督张佩纶旗下。

双方最快达成了关于对朝堂上可能出现巨大波动的意向,一共是四大要点:

一是在体制上秦铠提出支持光绪亲政,二是要给予各省更大层面的自治权,三是加大对工商的支持,四是要开新政。

这四大点。也是秦铠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意见,名义上支持光绪亲政,自然是需要有一个进入北京的契机,帝党现在处在绝对的劣势。虽然翁同龢和醇亲王已经在全力活动,不过就目前情况而言,可以是收效甚微。

不过,这对于秦铠来,却是一件好事,帝党越是式微,他的机会就越大。欧阳庆向他提交的秘密报告中提出的也是同样的观点,只有在最强大的压力之下,帝党和醇亲王才会使出秦铠这张秘密的王牌,那些个朝中大佬,谁不指望在这场权力争夺中获取最大的一块蛋糕呢!

而拉拢各省督抚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放权,所以他提出了各省加大自治权的意向,这在一个皇权滔天的时代。其实已经是非常震撼性的内容,若非现在这时局,若非是秦铠已经掌握了强大的军力和实力。光是提出这想法,就极有可能被御史弹劾以谋逆的罪名。

不过,在与赵烈商议之时,这位鬼才也是极力赞同这点,只有分化这天下最有权柄的督抚,只有以汉族大员来分割满清朝廷的权力,才可能真正的搅乱这时局,而秦铠需要的,正是这乱中取利的机会。

事实上,现在各省督抚都并非无能之辈。闽浙总督张佩纶是与秦铠最熟悉也走的最近的,对于两广新政自然有着更多的认识,不过限于他掌握的力量,还不足以在闽浙两省推行两广的新政,所以这一次当中,也是及时赞同秦铠之举。

而湖广总督张之洞、云贵总督岑毓英、两江总督刘坤一、陕甘总督谭钟麟无一不是聪明人。除了陕甘总督谭钟麟算是个反对洋务的老顽固外,其他几位其实都挂着洋务的名头在与秦铠合作搞新政。

其中,岑毓英正在谋求他们岑家世代云南王的地位,加上越北战事和最近入缅驻防上与秦铠的合作,所以,岑家的代表岑毓宝就与唐绍仪达成了意向,岑家支持秦铠与张佩纶达成的四点意向,当然,实行新政后,希望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