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7章 战争的号角(2/4)

个据点的威胁性,不过这显然是误判的,若是在越南兵所在的位置建立起一座要塞,架上几十门火炮,这确实是可以达到封锁江面的程度,但是,这群农夫军队,就起码的军服都没穿齐,哪有余钱购置大炮……

结果,法国人开了5艘炮艇对着这片营地一阵炮轰之后,驻守的500名的越南士兵立刻弃营而逃,法军迅速占领了这河静山口的防御点。

原本历史上,越南驻扎在山西的军队根本没有注意到这河静山口的防御位置,而是一直龟缩在山西城,直到法国人打到面前才惊慌失措的转入防御。而显然,法国人自以为毫不起眼的一次驱逐行动,被秦铠大书特书的写上的《福建新报》。

这下子,清流的六君子、十名士之辈立刻有了更好的议题,纷纷执笔大声的讨伐法国对大清藩属国的侵犯,据说在北京的不少大臣直接上书两宫太后,提议立即对法国宣战,同时从云南、广西调大军入越南,协助越军防守山西等地。

北京的军机处衙门里,几位大佬正在为这事商议着。

“这几日,上奏到两宫太后那边的折子都堆成山啦!今天太后下了懿旨,让我们军纪衙门给拿个主意,这越南之事得有个章程了!”恭亲王奕靠在太师椅上捧着个茶壶慢条斯理的说道。

“六王爷,这越南之事,理亏在法兰西,我提议立刻召见法国公使宝海,就此事要求法国给个说法,咱大清不是讲究个先礼后兵嘛!”一旁的大士宝鋆开口说话了,这位历来就是奕的跟屁虫,其他几位一听,都琢磨开了,这说的看来就是六王爷的意思了。

“这宝海是定然要照会的,我看现在赶紧下令让云南、广西的兵马备战,也不知道这法国人这次动用了多少兵力,到底是泰西强国,要真动起手来,免不得两败俱伤啊!”李鸿藻历来是主张强硬对外的,不过与法国交手,做这决定可是压力不小啊。

“这越南不是朝鲜,法国人可比倭国强大的多,我看此事需得听听北洋、南洋大臣的意思……”内阁士景廉又扯上了两位重臣。

整整关门议事了一天,这次军机处的磋商,达成的唯一结果就是紧急召见了法国公使宝海,对法国人入侵越南的事情提出的抗议,要求法国人立刻退出现在占领的越南领土,当然,宝海自然毫不犹豫的否决的军机处大佬们的意见,他坚持法国在越南拥有的全部权益,依据就是越南王与法国签署的《西贡条约》,但是这个条约清朝一直的不予承认的。

吵吵闹闹了十余天自后,军机处终于再次下达了命令,广西云南与越南边境的三万绿营军立刻开拔,越过边境进入越南,云南布政使唐炯率领步军8000,驻扎在谅山,广西布政使徐延旭率军6000余人,驻扎高平,相机行动。

朝廷中大佬们、清流们的吵吵闹闹都是些纸面的功夫,在他们看来,这远在南方的藩属国越南中的战争很快就会以某种和平方式结束,西洋人不过是为了贪些个便宜,绝对不敢冒着和tian朝上国交战的危险。

军机处虽然发出了备战令,不过很快一份任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诏书下到了天津的直隶总督衙门,军机处和两宫太后都希望能征惯战的李鸿章来总理广东、广西、云南三省兵务,毕竟这淮军有着这时代大清第一等的水师和陆军。

诏书到了天津卫,李中堂召集手下幕僚议事,他拿着诏书一脸严肃的说道:“这越南战事,地方险要不易行军,这海上,我北洋水师也绝非法国人之敌,唯有诱敌来攻,严防死守之策,诸位有何高见?”

首席幕僚周馥自然明白这位大佬的心意,琢磨了一阵便说道:“大人,这三省督兵的事情切不可接下,此番与越南交兵,险极大,若以我百战淮军精锐与之交锋,或有胜算,但是必然也有重大损失,何况这粤、滇之军,久无战事,这战力不足一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