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6章 强敌当前(2/3)

一副精细的地图立刻被挂在了墙壁上,而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被地图上海参威周围标注的各种红色曲线、圆圈和小三角所吸引,这些都是之前侦察兵潜入俄国边境后获取的重要信息,曲线代表的是工事型防御体系,而圆圈代表的则是小型要塞,三角则是火炮台。

而整个海参威城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各种标志,这让在座的军官们都是十分震撼,新军大规模的向北机动,但是,军队中的保密工作做得还是相当的完善,对外都是说要展开以军事演习,而且之前几个月内,新军中都在拼命的训练步炮协同作战、阵地突破、工兵爆破。

不过,中层以上军官自然都听到些声的,但是,今天前线指挥部宣布的作战目标和发布的敌情,还是让所有人颇感意外,但新军的传统却让他们愈加的兴奋起来,从护到现在的新军,一路走来,这支光荣的部队经受过巨大的损失,但也同时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同时建立起了无比强大的信念。

“训练多出汗、战时少流血”、“用我必胜”这种信念,早已在新军之中深入人心,军队之中,新青年社的会员早已普及到底层军官,并且有大量优秀士兵加入其中,国家主义的理念更是让所有人明白新军肩膀上承担的巨大国家责任。

而随着前敌参谋陈泷对正面俄军的分析展开,所有人都拿出记录本细心的记录着与各自部队相关的信息,但是,听到的消息还是让所有人震撼不已……

海参威的要塞型工事起步于二十余年前,早期的工事主要为砖石结构的墙系防护体系,配合多层次的步兵堑壕,而在城市外围构筑相互链接的小型永久性工事,配合城内的露台火炮构成了整个海参威的工事群。

在三年前遭到南洋水师炮击之后,早期布置在阿穆尔湾外岛的露台炮位都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中国舰队在远距离炮击上表现出来的猛烈火力,让各自为战的俄国炮台完全无法招架,不过,那些后期构筑的堡垒式炮位,相对而言就生存能力强大许多。

所以,这一次汇总前线侦查到的消息和情报司潜入海参威城获得的信息显示,俄国人对于原始的露台炮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当然,要把相对陈旧的露台炮位都改造成为封闭式的堡垒,显然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所以俄国人在这方面显示出了斯拉夫人的思路。

由于面对大海的重炮台的重要性,所以,海岸上的重炮位根据观测到的消息,基本进行了改造,当然,这种改造性的封闭式炮位与那种内嵌如要塞的炮位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俄国人基本是在原有炮位上加盖了正面的防护墙体和顶部的盖子,起到了抵御炮击的作用。

而新建的大量俄国新炮台和小型要塞,这方面俄国人倒是不惜代价的投入了血本,说到这里,陈泷拿出一件俄国陆军要塞的复制模型,“诸位,这是我们观测到最多的一种要塞防御工事的模型,一般呈现条形状,正面防御宽度在500米到一千米之间,要塞一半沉于地面下,观测到炮位在10-15门之间,射击位超过250个以上,由此推断,可以驻扎的军队为一个营500人左右!”

这模型立刻吸引的众人的目光,不得不说的是,设计这玩意的俄国佬倒是个人才,完全封闭的要塞,拥有全向的视角,10-15门野战炮的布局,提供了不俗的火力,不用揣测,这种要塞位上都会有格林炮之类的重火力,几座这样的要塞,就能封锁几公里的正面战场。

而事实上,海参威港是一个三面环海的要塞型港口,而港口外也是群山环绕,要进攻这座要塞,就必须从沿海仅有最宽五公里的通道一路打进去……而俄国人的工事,事实上,从阿穆尔湾底部的海滨就开始构造了,大大小小的炮台和周围群山上的阵地密密麻麻,要从陆地上攻入海参威,还必须承受从俄国海军从海湾里发起的炮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