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慧眼杨锐(2/2)

的《红叶》诗中,不但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更表现了对现下政治的失望,他诗的结尾写道:“征衫踏遍板桥霜,红树关山引恨长。鱼网几家乘晚渡,鸟啼无数送残阳。深林月出明官道,古木风高见驿墙。莫怪长年多感触,谢亭回首鬓毛苍。”颇有寂寥之意。

但是林义哲的文章和事迹,却让他看到了国家振兴的希望!

在得知林义哲于苔湾率军力战击破倭寇之后,他曾兴奋得夜不能寐,在深夜提笔写下了“挽回天地岂无人”的诗句。

当年日本侵占琉球时,他曾愤激的写下了《闻倭灭琉球》一诗:“仙人楼阁丹邱渺,帝子衣冠碧海沉;头白怀王归未得,咸阳终日泪沾襟!”而当得知林义哲派船政军舰光复琉球的消息时,他又一次激动万分,写下了“极目海云有时尽,汉家艨艟现中山!”的诗句,表达了对琉球复国的欢欣鼓舞之情和对林义哲的深深崇敬。

但让杨锐感到不解的是,士林对于林义哲,总是莫名的抱有深深的敌视。

士林如此非难林义哲,难道就是因为他热心洋务?

可现下的时局,不办洋务,一味的抱残守缺,不知进取,国家又何谈富强?

在湖南长沙思贤讲舍求学的这段时间里,那这位王大名士的种种表现来看,杨锐得出了“徒有虚名”的结论!

杨锐现在还记得,有一日王凯运从邸报处得见朝廷所下大兴洋务的“定国是诏”,气得吐血病倒。第二日杨锐和几名学生一道,前来探望病中的王凯运。仆人将他们引入王凯运的卧房,杨锐赫然见到,高卧于床上的王凯运身边,竟然有一名只穿的侍女陪卧。

看到那名女子躺在王凯运的身边,年纪尚轻未经人事的杨锐不由得涨红了脸。

他本来是执学生礼来探望老师的病情,但却没料到遇上了这样的一幕!

这一刻,杨锐对于湖南名士王凯运的看法,已经悄悄的发生了改变。

王凯运对此倒是丝毫不以为意,他笑着和杨锐等人打着招呼,还命仆人取出了一封信,交给了杨锐等人观看。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