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无法交差(3/4)

一点都不意外。

而这场败仗也说明,左季皋虽以镇压圣平天国之乱而闻名天下,实际上他擅长的是策略而非实际指挥,在平定陕甘回乱及收复新疆的作战中,他本人一直从事的是后勤方面的工作,主要的作战都是由部将刘松山(阵亡后由侄儿刘金堂接替)、金顺、张曜指挥的,他本人并没有指挥过一次战役,而这一次西征新疆到了最后关头,在喀什噶尔、玛纳斯、达坂城等叛军坚固据点相继拔除,阿古柏叛军已然穷途末路之际,他亲自指挥的这场战役竟然打成了这个样子,可以说让时人大跌眼镜,也让他从“擎天之柱”的云端掉落了下来。

乌鲁木齐之战中,乾军的伤亡数字一直存在争议。叛军向俄国人和英国人声称斩下12714颗乾军首级,数字有零有整,听着象是那么回事,英国人和俄国人也都信以为真,但这个数字水分实在很大,即使是真的,也很可能是叛军冒杀新疆平民或城中的民夫,去凑歼灭乾军的总数,以前这种事他们就经常干,阿古柏攻陷和阗时,便声称杀死敌军5万人,其实当中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

事实上,乾军的伤亡并不如外界想象的大。

乾军伤亡最大的部队,是董福祥的三个营。这支部队共计1500人,最后只剩下不到100人, 基本上等于是全军覆没。另外戴宗骞的部队为两个营1200人,伤亡大约是在250人左右,伤亡不到四分之一;刘超佩所部伤亡率也差不多,两个营1200人,战死者有200多人,也就是说,最靠近乌鲁木齐城的这些部队, 阵亡总人数不超过2000人。

乾军的其他部队里,方春发、陈百顺与张俊早早地就跑了,又是骑兵,基本没受多大损失。徐得功部因为是主动进攻,打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救出刘、戴两军后撤退也很及时。伤亡也不大。 其他如万淮、冯桂增、刘宏发等军。本就不在主战场。跑起来也不是叛军能追及的。值得注意的是,乾军在乌鲁木齐之战前后均无将领死亡,指挥层在大溃败中并未蒙受巨大损失,他们还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组织度。也就是说,在这一场溃败中,乾军不是完全地跑成一片散沙,而是以各军将领为一个个小核心,拼命向后方运动。伤亡情况基本上都出现在这些小核心外围以及后面的离散乾军。这些人跑得很散。看着很多,但实际上数量并不大。

董福祥部可以说全军覆没,姑且不论;戴宗骞、刘超佩以步兵深陷敌阵,伤亡率约为25%, 那么位于阵后的其他骑兵部队伤亡肯定不会超过这个比例,2万乾军,实际伤亡大约在3000人左右。

3000人,足足3000名乾军士兵倒在了乌鲁木齐城外的土地上,倒在了距离胜利最近的时刻,这足可以称为西征以来的第一惨败了。如果不是金顺随后攻克了乌鲁木齐城。这场惨败足以成为左季皋军旅生涯最大的污点。

金顺在收拢了败兵之后,乾国重新集结。这时由法国教官高德佩带领的炮兵队并未撤出阵地,并且在健锐营营官和振兴的支援下,成功的守住了炮兵阵地,不仅打退了叛军的进攻,还用大炮平射,打死叛军500多人。消息传来后,金顺大喜过望,立刻率大军前移,同和振兴、高德佩会合。

乾军重新来到乌鲁木齐城下,叛军见乾军去而复返,不由得很是吃惊,而金顺为了抓住战机,立刻便开始了攻击,此时被乾军大炮轰塌的乌鲁木齐城门尚未来得及修复,乾军大炮又开始了攻击,很快,在高德佩的指挥下,140毫米施耐德大炮又将城墙轰塌了一处,乾军士兵一拥而入,这一次抢先入城的是戴宗骞和刘超佩,而后是董福祥和冯桂增,这些人带着手下,怀着刻骨的仇恨同叛军展开激烈的巷战,经过一个半时辰的激战,乌鲁木齐城最终被乾军攻克。

回到大营后的左季皋一直坐立不安,他派人去给分兵进攻叛军的刘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