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直璜办案(3/4)

,不时就本省政事发表评论,而这些天杨锐和刘光第听说最多的,便是护理川省总督的丁直璜的事了。

听学生们说,这位丁大人竟然重新查起了黄树兰一家遭遇山崩的无头案,据说还真查出了一些隐情。

丁直璜先是调阅了当年的案情卷宗,他发现山崩中遇难的只有黄树兰一家人,包括黄家的仆役侍婢,负责押解黄树兰一家前往戍地的两名差役却幸运的躲过一劫,丁直璜坚信山崩是人为造成,两名差役之所以幸免,定是和凶手有所勾结,是以对两名差役严刑拷打,而两名差役果然招出是受人指使,但究竟是受何人指使却说不出来,丁直璜大怒,给两名差役上了大刑,结果两名差役竟然熬刑不过,先后死了。

听到丁直璜竟然如此查案,刘光第禁不住大摇其头,在心里暗自叹息。

一位的用刑逼供,是能查出真相来的吗?

在大乾朝,有多少冤案,是因为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搞出来的?

两名差役招不出受何人指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就是想要胡乱攀诬,也没有对象!

在刘光第看来,黄树兰一家的死,很可能真的就是一场意外的山崩造成的。

由于两名当事差役身亡,线索中断,丁直璜不得不另寻蹊径,这一次他将目光放在了火药来源上——他坚持认为,山崩是凶手人为造成的,使用的是火药,而造成这样一场巨大的山崩,火药用量肯定非常大,凶手是不可能随身携带的,定然是在当地购买,当时火药厂还未成立,要想购买火药。只能通过外国人的洋行。于是他便又雷厉风行的查了起来。但查来查去,案发现场附近的州县却并无贩卖火药的洋行(当时成都和重庆这样的大城市里都没有,别说一般的市镇了),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

案子查到这里,丁直璜仍不甘心,他亲自带人前往案发地点勘查,想要搜寻新的线索,而案发到现在已经过去多年。案发地点历经雨水冲刷,早不见当年的痕迹了,手下的人给丁直璜一番折腾,搞得筋疲力尽,也仍是什么有用的线索也没有找到。

丁直璜还是不死心,又派人在四周村落打探,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还真让他打探到了线索,就是在案发现场不远处,发现过五具尸体。似乎是山贼或江洋大盗,有人在附近的河里还捞出过刀剑等兵器。尸体后来被乡民胡乱掩埋了,而捞出的刀剑兵器则为乡民用为劈柴之具,现仍留存。

丁直璜得到消息后认为,这五人应该就是制造山崩杀害黄树兰一家的凶手,□□□□□□□□□□□□□□□□□□□□□□□□□□□□□□□□

□□□□□□□□□□□□□□□□□□□□□□□□□□□□□□□□

□□□□□□□□□□□□□□□□□□□□□□□□□□□□□□□□

□□□□□□□□□□□□□□□□□□□□□□□□□□□□□□□□

□□□□□□□□□□□□□□□□□□□□□□□□□□□□□□□□

□□□□□□□□□□□□□□□□□□□□□□□□□□□□□□□□

□□□□□□□□□□□□□□□□□□□□□□□□□□□□□□□□

□□□□□□□□□□□□□□□□□□□□□□□□□□□□□□□□

□□□□□□□□□□□□□□□□□□□□□□□□□□□□□□□□

□□□□□□□□□□□□□□□□□□□□□□□□□□□□□□□□

□□□□□□□□□□□□□□□□□□□□□□□□□□□□□□□□

□□□□□□□□□□□□□□□□□□□□□□□□□□□□□□□□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