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九百十五章 平章国事(2/3)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如此,或可尽量减少犯错。”

李承乾果然双眼一亮,赞许道:“中书令果然老成谋国!”

刘洎见陛下果然如此心思,顿时叫苦不迭,然而迎着陛下期许的目光,却不能装作不懂更不能予以婉拒,只得吞着苦水道:“现如今帝国疆域越来越广,财赋徭役越来越多,既要开启民智、又要发展建设,臣等才具有限、难顾周全,不如增添参豫政事之名额,扩增政事堂之规模,毕竟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定能顾事周全。”

政事堂乃是大唐帝国的决策中枢,全国的政务都要在此经由诸位宰辅商议、讨论之后协助陛下做出决断,可以说掌握着帝国最高之权力。

大丈夫立于世间,岂可一日无权?一旦政事堂内增加了参豫政事的人员,不可避免的就会造成权力分散,哪位宰辅能有此高风亮节?说不得都会埋怨出这个主意之人。

这是要背一口大黑锅啊……

瞥了一旁安静如猫一言不发的马周,心中气愤的同时,也有些羡慕马周这样的性情、风格,譬如这种事,陛下只会问他,不说都不行,却绝不会去逼着马周说。

因为只要马周不想说,谁逼他也没用……

然而他虽然已经将李承乾想得很黑心了,孰料李承乾比他想得还黑。

“参豫政事只不过是个头衔而已,虽然可以进入政事堂,也可针对某些政务提出建议,可毕竟未有决策之权,人数再多也不足以改变当下之困境。”

此言一出,马周抬起眼睛诧异的看向李承乾,刘洎更是冷汗都出来了。

这话何意?

参豫政事的资格不足以改变当下困局,那就是要提升参豫政事的权力了?

提升参豫政事的人数都会使得宰辅们怨声载道,若是再提升参豫政事的权力,那岂不是从宰辅手中分权?

那他这个“始作俑者”岂不要被宰辅们恨之入骨?

况且他乃文官之首,名义上的宰辅第一,难道自己“献策”分自己的权?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李承乾笑意盈盈,显得有些兴奋:“爱卿的想法朕很是赞同,哈哈,爱卿不仅足智多谋,更是朕之肱骨,实乃国之干城!”

刘洎不知说什么好,哑巴吃了黄连一般:“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那是我的想法吗?

是陛下你的想法啊!

李承乾略作沉吟,道:“既然朕与两位爱卿想法一致,不如增补刘祥道、戴胄、唐俭、裴怀节四人进入政事堂,如何?只不过这四人皆乃国之重臣,地位、资历、功绩更是非同一般,区区一个参豫政事之头衔,显得有些轻忽草率呀!”

而后不等刘洎、马周出言反对,续道:“朕犹记得贞观四年之时,戴胄曾以民部尚书同平章国计,到了贞观八年,尚书左仆射卫国公以疾辞位,太宗皇帝诏令其病稍痊愈,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皆是以非宰辅之职位,行宰辅之权力。不如赐予刘、戴、唐、裴四人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差遣参豫政事,如何?”

刘洎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看了马周一眼,也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之色,遂一同起身,躬身施礼,诚惶诚恐:“陛下三思!”

陛下这是要掀桌子吗?!

“同”者,意味等同,“中书”“门下”乃三省之二,“平章”意为评议辨别、断决处理,“事”则为临时差遣。如此头衔看似权力等同宰辅,实则不过是临时差遣,任免去留皆在陛下一念之间,可以极为有效的掌控政事堂,进而牢牢把握中枢权力。

可即便只是临时差遣,那也有着等同宰辅的权力啊!

岂不是凭白多出四个宰辅?

今日是四个,明日会否就是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