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3章:郡东战况(二)(2/3)

未透露,只是要求他‘遵令即可’。

项宣私下猜测,关朔可能与昆阳的周虎达成了什么私下的协议。

……

想到这里,项宣就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想不明白,关朔为何会对昆阳退让,对那周虎退让,就因为在昆阳败了一阵?

“项将军?”

见项宣迟迟没有反应,严脩试探着问道。

项宣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手中的战报说道:“据郭胜所言,这股黑巾贼不过数百人而已,而且只在颍水南岸出没,并不渡河,我想对颍阳威胁并不是很大,无需过多理会。……我猜,那周虎可能只是想敷衍一下许昌而已。”

“敷衍许昌?”严脩惊讶地问道。

“唔。”

项宣点点头,分析道:“许昌被我等围困许久,自然会想方设法求援,那周虎去年击退了关朔,一举扬名,许昌岂会视若无睹?必然会联络那周虎,软硬兼施,要求那周虎派兵支援。……那周虎乃昆阳当地山寇出身,想必不受颍川郡县待见,如今被官府招安,不敢正面回绝,便派出少许兵力敷衍许昌,阳奉阴违,只顾自保,这也不失为人之常情。”

这项宣虽傲慢自负,但智略着实不凡……

心中感慨着,严脩点点头说道:“似这般,确实不必过多理会?……那么,关于之前的商议?”

“先取长社吧。”

项宣沉思着说道:“请严将军驻守颍阴,代我军打造攻城器械,我且率军攻取长社……只要长社、鄢陵尽数拿下,许昌便是一座孤城,就算城墙再是坚厚亦无济于事。”

“好!”严脩郑重地点了点头。

二人商议完毕,项宣于当日写了一封信,派人送至颍阳,交到郭胜手中,命后者收拢兵力,于颍水北岸布防,除非襄阳方向有大批人马攻至,否则不必与那些黑巾贼纠缠。

郭胜收到书信,恍然大悟,遂放弃在颍水南岸巡逻,只在河对岸布防。

一时间,许柏、王聘所率领的旅狼,虽能在当地来去自如,却也找不到可以偷袭的叛军巡逻队伍,除非他们冒险越过颍水。

而同期,三月初八,项宣率领五千兵卒直奔长社县。

长社县原本就因为叛军驻扎于颍阴而心惊胆颤,丝毫不敢放松戒备,今日突然得知项宣率军来袭,还未等后者攻打城池,便率先派人向许昌求助。

然而许昌又哪有多余的兵力支长社县?郡守李旻唯有派人向河南郡求援,请河南郡守张坚派兵援助。

三月十二日,河南郡守张坚收到颍川郡的请援书信。

此时的河南郡,早已得知叛军攻入颍川郡这件事,且早早就组织了郡军,只不过在是否要援助颍川郡这件事上,这位张郡守仍有些迟疑。

倒不是因为他与颍川郡守李旻有什么矛盾,而是因为他顾忌治下的河南郡——倘若他将军队派往颍川郡,然而叛军却趁机攻入他河南郡,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张坚迟疑之际,河南郡尉李蒙劝道:“叛军若取长社,则来日必取新郑,新郑若有失,则新城、河南皆不能保!”

在李蒙的劝说下,张坚终于下定决定,命李蒙率郡军一万二千,驰援长社。

三月十六日,河南郡尉李蒙率一万二千兵力,于四日内飞奔一百六十里,终于在项宣攻破长社县之前,抵达该县境内。

眼见长社来了援军,项宣便暂时停止攻城,与李蒙对峙于长社境内。

期间,项宣料定李蒙军‘长途跋涉’、‘军卒疲倦’,主动逼战,岂料李蒙见项宣兵少,毫不示弱,两支军队战于长社郊外,竟打了个不相上下。

于是项宣暂时撤退,改以思忖如何用计击溃李蒙军,而李蒙军亦不予追击,老老实实于长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