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七章 问责(1)(2/2)

富民强是政治家的自豪,国富民穷是制度的悲哀。

“本来经专家的精确计算,洪水会绕过养殖场,经西山花园别墅的后山,然后注入下马河……河畔的荒山地带,下马河西部有一片几十平方公里的荒山野地,正好可以用来分洪。不过都没有想到的是,洪水冲到下马区之后,被天上城集团开发的万亩生态住宅群一挡,水流一分为二,一路冲向荒山地带,另一路冲向农田。冲向荒山地带的一路洪水,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而冲向农田的洪水,又被新型建材厂的堆积如山的建材一挡,就转向扑向了养殖场,结果就是……”

傅东来继续侃侃而谈,经过他精心组织的语言,以及一路上已经想好的对策,毫无保留地当众说了出来。但由于紧张,在说到原定洪水冲向下马河时,差点说出真实意图,就临时改口说成了是“荒山地带”,而且还将大部分责任,都推卸给了其他人为的原因。

不管是万亩住宅生态群,还是新型建材厂,都是王者的手笔,傅东来此举,一举两得,既想将自己摘个干净,又想让总理迁怒于王者。

总理还是不动声色,只是看了叶页一眼,淡淡地说道:“叶页,此次事件,总体来说,折江处理得还算说得过去,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也是因为折江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特大洪水的缘故。但我有几个疑问,第一,为什么省委没有派人坐镇指挥南山水库的抗洪工作,只有傅东来同志在第一线指挥?第二,在抗洪第一线,为什么没有见到新闻记者的身影?在抗洪时,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什么没有一个新闻记者随行?”

总理前来折江的时候,因为是临时决定,没有带新闻记者,而且总理的行踪,经常会无故地不见诸报端,个中缘由,耐人寻味。就连第一人刚刚登顶时,也有重要讲话经常不见刊登的事情发生。

政治气候千变万化,许多事情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有时新闻内容的多少和播放时间的度,都有某种特定的含义。

叶页微微一愣,省委没有派人坐镇南山水库先不提,新闻记者的问题,他其实早就意识到了,按理说大雨下了一天一夜了,新闻记者早就反应过来了,而在抗洪第一线,却没有出现记者的身影,折江的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太不敬业了。

当然,他也清楚是马囟的原因,因为不是新闻记者没有出动,而不少记者都被马囟指使到南山水库去了,结果是严防死守的南山水库崩溃,养殖场被淹,全是负面事件,哪个新闻媒体敢再报道?肯定全被马囟压了下来。

不过此事也从侧面说明他对宣传部的控制力度不够,看来,以后有必要加强一下对宣传部的关注了,叶页心中隐隐有一丝怒气。他不是一个喜欢事事都大肆宣扬的人,因此一向对宣传部的工作过问得不多。而且折江近邻京城,政治上保守,很少有什么重大新闻事件披露。都是事情过了很久,认为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时,才会报道出来。

甚至就连一个小小的杀人案件,也会压下来,等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判了刑才有可能让市民知道。因此谁都知道折江的报纸没看头,新闻记者只会走到街头上采访鸡毛蒜皮的打架斗殴事件,任何有政治影响的新闻,都不敢采访。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