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章 论港口(2)(2/2)

至回来了,又简单寒喧几句。易立至就对王者说道:“总理一直很关心你的成,柯达的消息传回来时,总理还专门打电话给我问了问详细情况。王者,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要趁现在好好向总理汇报一下。”

王者感激地冲易立至点点头。说道:“巨州市通海铁路已经由折江省省政府上报了铁道部,按照正常程序,估计要审批一年半载以上。如果总理能过问一下此事,早日促成通海铁路的开工,不但对巨州市大为有利,对整个折江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何辰东不解地问:“通海铁路是专线,我也听说了,不和现行的铁路通行。修成之后,也只有利于单刚一家企业,对于沿线城市,好处不是很大。你说说看,怎么又对整个折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促成作用了?”

何副总理果然对折江省的事情格外关心。王者一提通海铁路,他竟然了解得十分详细,可见也上了心。总理的目光放眼全国,一条通海铁路在他眼中不算什么大事,也难得他记得这么清楚。

王者恭敬地答道:“从表面上看,通海铁路只有利于巨州市一家,就算在沿线城市建一些停靠的小站,对当地经济的促成作用也不大。不过从远来看,通海铁路却是折江省中南部六市的希望,也是黄卑港借此东成为折江省重要港口的重大机遇。”

如果在座的都是折江省的领导,对王者的话就能深有同感,但在座几人都是京城高官。目光可不是只落在折江省一省。所以对王者的说法还一时想不明白,尤其是吴巨江更是纳闷,问道:“一条通海铁路。对巨州市来说是大项目,对折江省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怎么又被你说成中南部六市的希望了?王者,在总理面前,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说大话空话。”

吴巨江是善意的提醒。瞿永进听了微有不满地说道:“王者是我的生,我了解他,他向来不说没有把握的部的结论不要下得太早了。”

吴巨江才不会和瞿永进一般见识,在他眼中,瞿永进就是又臭又硬得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易立至对王者还是有信心的。就说:“王者办事一向稳妥,他是折江省人。对折江省的关注比我们要都深入,不妨听他继续说下去。”

何辰东微一点头,也示意王者继续说下去。

王者微微一弯腰,适当地表现出对在座领导的尊敬,又说:“通海铁路一旦建成,将会对黄卑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不用说巨州钢厂肯定要在港口建造码头。巨钢的投资将会让黄卑港口焕然一新。而且巨钢因为通海铁路得了便利条件之后。折江省中南部六市都会看中黄卑洪的港口优势,六市离黄卑港都很近,反而巨州市是最远的一个。既然最远的巨州市都能修建铁路借助港口优势大获成功,其他市也会闻而动,都会想方设法将交通延伸到港口城市,而黄卑港就是最近的一个。只需要修建一条一两百公里的专用铁路,就等于多了一个出海的港口,对于折江省中南部六市来说,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如果几个城市都有专用铁路到黄卑港,对各市的经济发展的好处自然不用说。在短时间内就能将黄卑港打造成折江省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一件了不起的盛事。”

折江省中南部城市,离黄卑港最近。北部几市,离天津港较近。黄卑是县级市。港口规模很如果因为通海铁路的建成,因为巨钢的介入,而给黄弊港带来新气象。由此引发出来一个黄卑热也不是不可能。

何辰东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意。

王者的想法确实切实可行,而且目标也不遥远,不难实现。可以说他的眼光很准,对黄卑港的定位也很准确。再想到他不到30岁的年纪。何辰东就不免生发出一丝感慨。真是后生可畏,王者现在的大局观和能力,已经可以胜任任何一个地级市的副市一职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