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章 埋伏(2/5)

什么样的原因倒塌在这里,右侧四百米开外才有座不高的小楼,七层,三十米高,中间面对的也只有五百米外的建筑群,左侧七十多米几乎与出口平行,就有个类似酒店的半倒塌建筑,高度大概在五十米上下。

选择这个地方,可以看出隐蔽者是花费了心思的,如果有人想偷袭,肯定会想到那栋半倒塌的建筑物,在那里动点小手脚,在突发状况的时候,会节省很多的麻烦,对方想到了,黑杀这种老油条怎么会想不到?一早就在建筑物下面发现了十多公斤的爆炸物,很烂的那种黑色炸药,放的地方却很巧妙,对于这种旧楼,足够了,说明这队人马确实有精于爆破的家伙。

三十分钟的时间,并不,不过做点小动作却是时间充沛。

黑暗中,头车完全没有减速,直接冲出了地道口,和段天星报告的一样,对方每辆车上都安装了车载地形雷达,根本不用开车灯暴露目标,这种雷达装备在战争之前的紧张时期,几乎是每车一份,与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汽车的多功能显示屏里,有些夸张点的军用车辆,根本就没有前车窗,就算在白天,也靠地面雷达指引前进,算是普及装备,但是在战争结束后,东亚地区这种装置却很少使用,一方面是会维护使用这种装置的人很少,口耳相传几代后,基本上没人懂了,另外就是车辆外面的传感器很怕酸,即使有防护罩,也容易损坏,在战后的严酷环境中需要经常更换。如果不是段天星本身就是个战前的军用系统,估计没人会识别车上装的那个古怪的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凭借着车载雷达,车队开出后立刻左转,每辆车之间的间隔在五十米左右,因此当最后一辆车离开地道口的时候,整个车队已经拉到三百米的距离,这么的距离,即使是派来个百八十人,也没办法把运行中的车队留下。问题是,这个设计是针对普通人类而言,对于太岁的小分身,没什么作用,头两辆车,王平根本没打算去抓,他知道太贪心没有好下场,何况装甲运兵车的防御程度,也不是几只突击步枪可以轻易打穿的,从第三辆车开始,太岁的分身就已经从出口标示牌上面跳下,直接趴到了顶棚上,如果卡车开着车灯,无论是几辆卡车的驾驶员还是坐在车厢里的人,都会发现车棚上面的问题,可惜,有时候太相信技术,反而会有大麻烦。

轰!

剧烈的响动让车队所有的人员都暗自心惊,埋伏在道路两旁瓦砾里的王平等人自然知道那是黑杀早就布置好的炸药,一共布置了三处,看看爆炸的距离,正好的中间的那个炸点,将车队前二后四分成两段。

遭受到突然袭击的车队却没有王平等人想象中那么惊慌,爆炸发生后不到十秒,车队所有的大灯几乎是同时打开,装甲车上的探照灯立刻开始四处扫视!同时从车上下来了总共八人,四人分两侧防御,其余四人分成两组,沿着车队行驶方向开始在路边流动排查!

四辆紧急刹车的运输卡车,头三辆除了司机与车顶机枪手没动,分别跳下来两人,立刻在卡车两侧形成防御,最后一辆卡车里蹦豆子一样跳下了八人!三人抬着重机枪建立车尾部防御阵地,其余五人则部署在卡车的各个位置,包括车下,随时准备开火。所有这些战术安排有条不紊,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全部完成!这种速度足以再次证明这些家伙都是经受过精良训练的好手!

毛男让他们这样从容部署也是有原因的,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家伙从乌龟壳里勾出来,如果暗割与黑杀的估计不错,那种软棚卡车的外型很可能是假的,估计卡车棚里另外加了层钢板,不然的话,就不会象探测器里显示的那样,多数人还是和装甲车里的人一样,龟缩在卡车里,利用射击孔对外部人员进行火力掩护了。

如果以车队行进路线为正前方,那么左侧八十米外的瓦砾堆里藏着王平与野猫、右侧一百米外的破旧小房子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