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章 音乐之城(1/2)

.read-content*{font-style:normal;font-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cite{dislay:none;visibility:hidden;}

由于下午还需要录歌,所以大家都没有喝酒。萧云海也没客气,敞开了肚子一阵狂吃。不到半小时,就吃了四碗米饭和最起码四斤的肉食,弄得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陈庆清看着萧云海又拿起一大碗米饭,打趣儿道:“小萧,你几天没吃饭了?有这么饿吗?”

萧云海一边吃,一边说道:“我们练武之人饭量要比普通人大一些。我还算轻的,我家乡的几位师兄,他们一天能吃两头牛。”

“你还是功夫高手呀?你是练什么功夫的?”黄佩奇惊讶的问道。

“就我这两下子,哪里称得上高手二字。我自小跟着我外公练习形意拳和太极拳,其他的拳法也稍有涉猎,差不多有十二年了吧。”

“看来,你外公是位了不得的民间奇人呀。”

众人吃完饭,便驱车向音乐之城行去。

这音乐之城建立于1972年,起初只是一间录音棚的名字,但却是当时设备最为先进的录音棚。还未宣传,就火遍了整个北京城。许多明星以能够进入这个录音棚为荣,可惜条件有限,一次只能接待五人。

随着很多明星大腕的专辑在市场上大卖,音乐之城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瞩目,很多著名音乐人奠定自己无上崇高地位的专辑都出自于此。

这也使得音乐之城一举成为了华夏最富盛名的录音棚,无数怀着梦想的音乐人都蜂拥而来,前来这里朝圣。

进入八、九十年代之后,音乐载体日新月异,从黑胶唱片到磁带再到光碟,录音棚的地位自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迫使着录音棚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设备,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始终保持着歌手对其的青睐。

在这一点上,音乐之城一直保持着极强的同步率,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壮大,如今,在各个一线城市都出现了他们的连锁。

几人来到音乐之城的大厅里,陈庆清打了一个电话,很快一个五十多岁,身穿西装的中年人急匆匆的跑了出来,后面跟着上午见到的赵老师,那中年人先是和韩石磊、黄佩奇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向陈庆清问道:“老陈,谁是那两首歌的创作者?”

陈庆清指了指萧云海,然后对萧云海说道:“这个家伙叫孟飞,是音乐之城最顶级的录音师,我作电视剧配乐一般都是找他。”

萧云海连忙叫了一声孟老师。

孟飞先是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然后伸出大拇指,说道:“小子,你太牛了。这两首歌实在是太棒了。走,咱们去录歌。”

跟随着孟飞乘坐电梯,到了最高层,又拐了几个弯,就来到了一个标牌上写着1501号的录音室门前,孟飞按响了门口的门铃,录音室的隔音门很快就打了开来,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拖着很长的头发,要不是他那魁梧的身躯让人无法误会的话,萧云海甚至以为他是女人。

看到是孟飞,那人将额头上盖住的长卷发向后面一捋,萧云海看到了那中年男子的脸,面色带着一些沧桑,还有一些执着,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摇滚达人啊。

“嘿,你们来了,快进来。老孟,伴奏已经做好了,可以录歌了。”

孟飞点点头,说道:“好的。”

萧云海一边走进录音棚,一边四处打量。眼前这个录音棚面积不大,窗户用卷帘遮档住了,使得录音棚看起来有些昏暗,不过录音棚里面的设备应有尽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