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97.第097章 再见宋知言(1/4)

与顾觉非有关的这件事, 几乎立刻就传遍了京城。

谁不为他这两日内的起落而慨叹?

头天还被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老太师给压着。

旁人的举荐都过了, 没一个比顾觉非强的, 可偏偏死活不让自己亲儿子过。那架势, 俨然是不想让他入仕!

可谁能想,隔天老太师的好朋友陆九龄就把人给提拔上来了。

当着皇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怼自己好友不说, 还险些因为在此事上相左的意见撕破了脸。

千辛万苦, 总算是让顾觉非入职了礼部。

平心而论, 这理蕃堂主事的官职不高,也不过就是个正六品, 比起顾觉非原来待清贵翰林院时候的从六品,其实只高了半品。

可胜在有权啊。

理蕃堂这事, 有人觉得是肥差, 也有人觉得是苦差。总的来说, 看起来很不上不下。

很多人是想不出来,这位置上能干出点什么来。

旁人的议论, 只出于无知。

像是陆锦惜这种一眼就能看出深浅, 更知道顾觉非底细的,早已经聪明地闭上了嘴。

这一日,从朝上传来的消息, 其实还不少。

除了顾觉非这一桩之外, 方少行忽然获赐这件事也很值得人深思。

事情还要从下朝之后, 皇上去围场打猎说起, 听说是遇到了一点危险, 结果被随侍的方少行给挡住了。

于是就这么平白地,忽然落了个“救驾之功”,于是摇身一变直接成了一等侍卫,特赐兵部行走,还赏了一堆的真金白银。

前些日子辛辛苦苦把方少行参下去的老头子们,鼻子都气歪了。

这不仅是在打他们的脸,也是在打匈奴使臣的脸啊。

要知道,昨儿这家伙才在宫门口闹过事,皇帝当场罚了他俸禄,说什么“小惩大诫”,结果转天就给了更丰厚的赏赐,还给封了官。

连兵部行走都特赐了,摆明了有让方少行将来入主兵部的意思。

听说,兵部尚书黎梁在接到旨意的时候,一张脸是全都黑了,半句话都说不出来。等传旨的小公公走了,立刻就摔了茶盏。

可也没用啊。

皇帝的主意,谁能改得动?

满朝文武,那叫一个“打碎了牙和着血往肚子里吞”,一时是连议和这件事前后本身都懒得去理会了,专心致志地开始挑方少行的刺。

这下萧彻就能轻松一阵了。

陆锦惜是晚上躺下来的时候才听白鹭说这事的,只觉得自己当初的预感很准,永宁长公主的判断更准。

除此之外,倒也没别的什么感受了。

她盖了锦被睡下,没一会儿就进入了黑甜乡。

次日天刚亮,她便起了身。

将府里的一应琐碎都料理妥当,又看了潘全儿跑腿列上来的先生名单,圈了几个靠谱的起来,要潘全儿准备上几份礼物和请帖,请他们明日来府上一趟。

之后,才收拾停当,掐着时辰出了门。

明月楼在琉璃厂附近,是在内城的外侧。

那边基本都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所以戏楼挺受欢迎,加之正对着的内城里面就有不少达官贵人的府邸,所以有身份的人也常来。

久而久之,便成了京中一处繁华富贵地。

以往陆锦惜的车驾曾经过此处,都没有很在意,一晃就过去了。今天,才算是她第一次到了此地,真真切切地看了个清楚。

楼外的柱子上都刷成了一片红。

地面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穿戴整齐的侍女行走其间,也有添茶水的小二热情地招待客人。

这个时辰,人还不算很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