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95章 强硬天子(3/4)

是权宜之计,如果不想办法保证主体民族的数量优势,那么将来一定会有严重的隐患的,尤其是吕宋这样的海外之地。

在秦琅的设想里,主体的汉民族不能低于七成。

这种思想在后世可能被攻击,但在这个时代,是必须的。

“百济虽说是东北扶余人南下征服马韩诸部建立起来的国家,但扶余人也算半个自己人。”魏昶虽说奴隶出身,但毕竟如今也是个侯爷,所以这些年也是学了些知识的。

他也知道说百济与高句丽国的统治者都是出自扶余,扶余是扶余人建立的,他们属于秽貊人的一支。

濊貊族早在西周时代,就已经是周王朝的臣属国了,夏商之际,广泛分布于南起朝鲜半岛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广大地区,濊貊主体在东北,周灭商后小部分逐渐迁至其他东部地区,一小部分濊貊人迁至朝鲜半岛。

后来濊貊族的北支索离族在松嫩平原建立王国,中原译为扶余国,汉晋时,一直臣藩中原王朝。

“到如今啊,大部份的扶余人都同东胡、萧慎的后裔以及濊貊人和三韩后裔融合了。甚至啊,从两汉到魏晋,中原多少汉人移民到辽东、朝鲜,后来又被并入扶余、高句丽、百济、新罗,所以说,其实这些人跟我们关系还是比较多的。”

相比起黑不溜秋的昆仑奴,或者是金发碧发的泰西奴,辽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上的这些人,确实跟汉族关系比较复杂。

就如同朝鲜半岛在远古时代,其南部地区一直是三韩部落土著,这些号称三韩的诸部落组成了三个部落联盟,什么辰韩、马韩,弁韩。

百济国就是后来一位扶余王子带兵南下征服了西南的马韩部落联盟建立起来的。

当然,也有传说,说当年殷商箕子建立的箕子王朝,在汉初时因为收留了卫满,最后反被卫满篡国,箕子朝鲜的末代国王就带着一些部下南迁,硬生生的把南面的三个诸韩部落联盟给干服了。

统了诸韩,自称辰王,建立辰国。

不过这位末代朝鲜王据说无子嗣,死后无人继承王位,引发内讧,最后三韩又独立了,但在吸引了箕子朝鲜国带去的一些文化、技术等后,实力提升不少。

也有传说,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和韩终两位术士带着许多人口出海求长生药,后来徐福入倭为王,而韩徒则带着人到了如今新罗一带为韩王。后来到汉惠帝时,韩人越海朝贡,便自称是韩徒之后。

虽然这些内容,也都记录在古代的史书之中。

但秦琅是不太相信的。

他还是觉得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是土人,半岛北部是濊貊土人,后来殷商时,箕子封于朝鲜,到半岛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国,一直延续到了西汉初。

汉初卫满跑到箕子朝鲜被收留,但后来却篡夺了箕子朝鲜国,然后某位箕子朝鲜的王子跑到了南边,把三韩土著揍了一顿,宣布自己以后就是韩王,三韩人的王。

但这个韩王或是辰王没做多久,被卫满朝鲜派兵追击讨伐,兵败而亡,韩国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三韩各部转向卫满朝鲜拜老大。

没多久后,汉武帝发兵灭了卫氏朝鲜,在辽东设郡。

这个时期,不管是北边的扶余人还是高句丽人又或是南边的三韩人,都得对强大的汉帝国俯首称臣。

直到后来,他们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汉文化和技术后,一步步的壮大。

扶余人先后建立了高句丽和百济国,而辰韩人也建立了新罗国,弁韩也建立了伽倻联盟等。

到此时,不管是高句丽还是百济又或新罗,这几国确实已经是融合了许多部族,其中也包括有不少汉人的血统。

从某方面上来讲,此时的半岛人,跟中原岭南啊,黔滇等地的南蛮,没啥区别,甚至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