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8章 为往圣继绝学(3/4)

页,每页排满十三行,一行三十二字,版面比秦琅的三字经要紧凑的多,而且并没有标点符号。

“论语!”

这是一本印刷版论语,字体是正楷。

细翻看一遍,这是一本纯论语,没有后人的注释什么的,这样的一本论语,约一万六千字左右。

老黄买了十本,秦琅对比了一下,发现都一模一样,确实就是雕版印刷的,但是比起集贤书店的书,这本论语还是略显粗糙的多。

他们也用的是黄色竹纸,但是用的墨水虽是油墨,可明显没印书局用的墨好,再一个可能是抢时间,这版书法一般,雕版的技艺也稍显粗糙,但总的来说,没有什么错别字遗漏之处,只是字体印刷出来效果不太好,深浅不一,甚至有些脏污之处。

不过确实是一本印刷本论语了。

“多少钱一本?”

“八百钱!”

近五十页的论语,将近一万六千字,若是原来的手抄本,市价将不低于两千钱,若是抄书人字精美点,纸好些,可能得四五千钱,甚至更贵。

而现在这本论语才八百,看来对方也是想要走低价抢市场的路子。

“好多人排队去买呢,三郎,咱们也得印论语,还得更便宜点才行。”

秦琅笑了笑。

看来有书商做不住了,他们终究是没敢向皇太子名下的集贤书馆动手,又不甘心,于是也搞起了雕版印书。

雕版印书其实不难,只是以前没有人去这样做,或者说以前还有个油墨的困难,而当集贤书馆推出雕版书后,有心之人只要逆向研究,还是很容易模仿出来的,毕竟有了现成的山寨对象。

“这其实是好事,说明市场在跟着我们变了!”

“可他们抢咱生意啊。”

“这书人人都可以印,只要保证质量都是对读书人有益的事情,我们要欢迎。”秦琅丝毫不怕这种公开公平的竞争,这是良性竞争啊,应当鼓励的。

更何况,其实秦琅手里还有一个其它人无法撼动的法宝,就是九经正义的编撰已经搞出一些成果来了。

东宫组织了大批名儒学士分组商讨编撰九经正义,目前九个小组都已经搞出了好几卷来,甚至有搞出十多卷的。

虽然还未完全完成,但前面几卷的内容已经过审了,这意味着可以刊行了。这可是朝廷统一的科举考试标准经书啊,只要参加科举,都得读这书。

所以这是崇贤馆印书局和集贤书馆的最大机会,他们做为东宫体系,自然是能获得率先刊行的资格。

“我等下把已经编撰、审核好的九经前面经卷,拿去给陛下过目,只要陛下许可,我们便可正式开始写版校字刻版印刷发行了。”

不敢说整个大唐的读书人将来人手一份,但起码朝廷的各级官学学生,想要参加科举的考生,都必须要读这些书,就算只有部份人买,那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需求。

这么大的市场,又何必去理会别的书商山寨雕版印刷呢?

比技术,比关系,他们都比不过东宫,自己吃肉,也给别人吃喝点汤嘛。

两仪殿。

李世民看到秦琅和承乾拿来的经书。

九经正义,已经修好了约五六十卷,速度不错。

李世民细细翻看,不住点头,表示很满意。

“想不到东宫办事效率这么高。”

“陛下,这都是殿下礼贤下士,为各方大儒名士做足了后勤工作,让他们可以安心做事,无后顾之忧,所以这效率也高。”

李世民呵呵笑了笑。

九经正义毕竟只是编书,而不是写书,所以真要说复杂也没多复杂,其实只是在以前流传的各种经书版本、注释版本中,挑选一个做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