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八章 比原创?(2/3)

。0.30分!二号选手陈勇地最后得分是----98.30分!”

听到主持人口中报出的这个分数,陈勇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兴奋的心情,狠狠地挥了两下拳头,随即冲台下的观众和一旁的评委们各深深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陈勇的脚步轻快地如同踩在云彩上一般,这样的高分,是他没有想到地,在这之前,自己地最好成绩,也不过是97.40分而已,没想到,自己这首原创歌曲,居然会得到这样的一个高分,一时间,陈勇似乎忘记了刚刚地担心,这首歌的成功,让他的自信心空前的膨胀起来。

看到正在休息室里准备上场的陆维,陈勇的目光中流露出一抹轻轻的骄傲,对于这个在初赛和复赛中始终压着自己一头的陆维,陈勇一直有一股想将他踩在脚下的冲动,刚刚得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分,这让他认为,自己的这个目标,也许很快就会实现了。

陈勇目光中的这个小小的变化,自然没有逃过陆维的眼睛,心里暗暗好笑:“原创吗?呵呵。”

听到主持人叫到了自己的名字,陆维没有再理会陈勇看向自己的那道略带得意的目光,在曹丽华的祝福声中,健步走上了舞台。

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的陆维,一上场便赢得了场下观众的一阵欢呼和掌声,对于接连几天观看比赛的观众来说,对于这个表现出色的歌手已经很熟悉了。

然而最为兴奋的,还得算是那帮记者们,刚刚获得了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陆维,居然又再度杀进了青歌赛,虽然同样是属于音乐领域,但两者之间却全然不是一回事儿。在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中夺冠的陆维,能否在青歌赛中再度登上领奖台?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无怪乎那些记者们看到陆维登场后,表现得那么激动了。

这段时间以来,陆维刚参加完钢琴比赛,复又杀入青歌赛,这也招至了社会舆论的许多评价,有的媒体盛赞陆维为“天才”,甚至毫不客气地称之为“中国几十年难得一见的音乐神童。”,然而,一些乐评家们却指责说,“陆维现象”不值得大肆宣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两个甚至更多的领域同时达到巅峰,而陆维这样东搞一下西搞一下的做法,早晚会变得和仲永一样,最终泯然众人。最后,这两拨持不同意见的人,居然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打开了口水仗,双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辩得不亦乐乎。

然而,早就见识过了后世那些“炒作”的手段的陆维,对于这样的现象早就练就了一副处变不惊的心态,他甚至还告诉马华腾,在腾迅的网站上单独开了一个主题版块,让那些喜欢说的人说个够。这样变相地提高自己知名度的事儿,陆维自然不会拒绝。

“三号选手陆维的参赛曲目,同样是一首原创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又见西柏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主持人说完后,对陆维做了一个示意的手势,陆维随即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可以了。

听到这个名字,几位评委脸上都掠过了一丝异色,原创歌曲他们倒不惊讶,惊讶的是陆维给这首歌起的名字。不客气地说,这名字起得有点儿大,而且政治色彩浓厚,一般来说,这样的歌曲,没有出色的作曲功力,很难写出象样的作品来。而且这样的作品,对于内容和形式的尺度要求,也远远高于一般性质的艺术歌曲。

几乎是同一时刻,不光是现场的观众,包括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场比赛的观众们,但凡政治嗅觉比较敏锐地,都从陆维这个歌曲的名字上听出了一些内容,同时,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开始目不转睛地关注起了陆维的比赛。

北京爱凌娱乐的音乐制作室内,阿和一帮弟兄还有几个歌手们,都在看着陆维的比赛。

“阿,你说老板这首歌怎么样?”,一旁的杨魏玲花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