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0章 许志刚的谢礼(3/5)

林放也没急着拆开看里面是什么,先拿起棍状物旁边的信打开看了看。

“林老弟: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和伯言已经坐在前往成都的车上了。

很抱歉,走的太急,没来得及跟你道别。

在这里我和伯言要对你说声抱歉!

这次来四九城,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换了多少东西,而是认识了你!

很感谢你对我们的帮助,虽然这话说了很多次……

但说的再多,也不及你帮助的万一!

为了表示感谢,我们给你留下了一把土司刀。

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就是当年在边疆的一点缴获。

我就是看着还比较精致,就留在了手里。

这次来四九城的时候,正好带在手边。

就留下来,送给你当个纪念!

你需要的药材,我和伯言回去以后,会留意的。

等搜集到足够数量,我们会给你寄过来。

山水有相逢,纸短情长。

希望下一次见面的时候,能给你带点真正的好东西!

此致

敬礼

许志刚、邓伯言

60年4月20日。”

看完信,林放把信收好,放进了静止空间。

这才慢慢打开土司刀外面缠绕的麻布。

前世的时候,他还真听过土司刀的大名。

这种刀多为明清两代锻造,是朝廷对边疆拥有统治权的象征。

也代表了朝廷对边疆的赏赐和加恩。

揭开麻布,露出土司刀的全貌。

刀身合在鞘中。

刀鞘的首尾两侧都镂刻着如意云纹,中间部分是银宝石座,镶嵌着珊瑚。

刀柄是木制的,裹着斜皮。

刀锷呈圆盘状,也裹着一层斜皮。

外面覆盖着一层c型压片,覆以卷草鎏金图案。

圆盘的中间镂刻着“尸陀林”,代表着诸法无常,无物永恒。

抽刀出鞘,刀上一抹寒光流转,竟是肉眼可见的锋利。

这把刀吸收了蒙古和中原制刀的风格,又形成了独有的直刀形制。

据林放所知,这种土司刀,在前世存世数量极少。

不过五指之数,还大都在私人藏家的手里。

唯一的一把可交易的,保存状态远不如林放手中的这把完好。

而那一把,上拍后,卖出了350万软妹币的高价!

林放是万万没有想到,一时的善举,居然还有这样意外的收获。

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存量稀少!

这样一把器形完整,保存极为良好的土司刀,完全是可以传家的。

就算以后拿出去吹牛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那是可以吹一辈子的。

当即,林放第一时间就把这把土司刀给丢进了静止空间。

保存状态这么良好的一把土司刀,放到同步空间任由时间侵蚀有点过分了。

林放还是打算先存在静止空间里算了。

等以后外面条件好了,可以保存文物不受时光侵蚀了,再拿出来也不晚。

不出意外,土司刀放进空间以后,一抹文明余韵被缓缓抽取出来。

可意外的是,这抹文明余韵,丝丝缕缕,绵绵不绝。

每次被抽取出来的不多,却胜在持久。

林放等了一会儿,也不见结束,索性也就不再关注。

他估摸着,等抽取结束以后,结余的文明余韵,弄不好可以给农田升个级。

三亩地现在有点少了,哪怕有150倍的时间加速,依旧不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