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1章 想做好事不容易(求订阅)(2/3)

酒:“不是说了开会讨论?我这么说吧,早晚能通过,等着就行了。”

“我知道早晚能通过。”吕振林略微抖动着浓密的眉毛,心情并不像表面这么平静:“我能等,但村里一百多个孩子不能等!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有些教室的墙,都用铁丝拉住加固……”

老梁摇头:“我是从宁秀镇上退下来,镇里乡村小学啥情况,我能不知道?吕家村小学不算好的,但也不算最差的,老吕你一年给我打两次报告,连着打了好多年,为啥都通不过?”

吕振林说道:“没钱。”

“对,没钱。”老梁缓缓说道:“别说建新学校,这些年有几个老师能全额拿到工资?教育口缺钱,个别乡镇穷的连民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吕振林说道:“我没想让教委出钱……”

老梁当了几十年的基层干部,很多事比吕振林这个满脑袋只装着吕家村的村官看得清楚:“钱是你们出,学校你们建,跟教委领导有啥关系?”

话说到这里,吕振林立即明白过来,其实还是那天村里开会时,李会计说的那个问题。

老梁说道:“你们自个推倒重建,看似减轻教育口的压力,实际上呢?真要传开,领导脸上会有光?”

吕振林轻轻点头:“要让吕家村重建小学,变成能为教育口增光添彩的事?”

老梁没再多说,端起酒跟老伙计共饮。

吕振林也不再多问,有些官面上的事,老梁点上一两分,他自然能想通透。

吃饭完,红星去结账,李芳说啥都不收,红星不笨,知道李芳不收,就得自个拿工资垫上,抬出吕振林来,才把帐结了。

出门先送老梁回家,红星又开着面包车回村里。

市场上趴活拉货早就不干了,他如今也是厂里的正式员工,主要工作就是司机。

食品公司初创,正是高速发展的时候,包括吕振林、李会计和胡春兰在内,基本都是一职多能。

红星全程听了老梁的话,开着车忍不住问道:“三爷爷,我们盖学校,不是做好事吗?这都不行?我咋就觉得,咱们给咱们的孩子盖学校,还得上赶着去求人?”

吕振林说道:“这社会自有他一套运行规则,做啥事都得讲究方式方法。”

回到村里,吕振林开始准备资料,准备措辞,以及找个合适的机会,让教委领导来吕家村视察。

说简单一点,就是吕家村出资重新翻盖小学,要能成为领导的成绩。

吕振林要的是后代晚辈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室不再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其他的虚名无所谓。

只要孩子们未来能好,自个这些老一辈做些付出应该的。

在村委办公室待了一段时间,吕振林去北边的加工厂,走到集街最北头,沿着小坝的石梯上河堤,一路往西北边走去。

青照河的河水已经很小了,带着黄色的泡沫,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是典型的雨季过去的标志。

今年运气好,没发大水,又一个雨季平安过去了。

吕振林踩着脚下的河堤,看着对面马家村没修补的破败河堤,轻轻叹了口气。

以今年的水情看,别指望明年能改造青照河。

这破败的河堤,真要熬到下一次大洪水爆发不成?

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河堤今年刚修过,不说能抵挡的住去年那样的大洪水,但比上游其他村段的结实就足够了。

走到三角大坝附近,吕振林看到吕冬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