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83章 银行(求月票)(2/3)

了,渐渐习惯了这种交际。

过来的人,基本都带了家眷,只有最后来的一个人例外。

杜小兵是一个人过来的。

“来,吕冬,介绍个朋友给你认识。”卫永拉着吕冬来到一个中年人跟前:“这是泉南商业银行的华主任。”

华主任跟吕冬握手:“早就听说吕氏餐饮的名声了,咱们泉南规模最大的连锁餐饮企业。”

已经拥有一百多家连锁店铺的吕氏餐饮公司,如今说是泉南本土排在前列的餐饮公司也不夸张。

陆续又有卫桥集团合作公司的一些人过来,反正拖家带口的算上,最后有近二十个人。

卫永叫服务员准备开席,人坐了两大桌,男的坐了一桌,女眷单独开了另外一桌,有丁情这个女主人在,倒也不会怠慢客人。

华主任专门坐在吕冬边上。

酒过三巡,华主任端起酒杯主动跟吕冬喝酒,说道:“吕总,听说吕氏餐饮正在急速扩张?”

吕冬跟他碰下杯子,喝之前说道:“做大众连锁餐饮,店越多规模越大,效益才越好。”他特意说道:“目前省内超过100家店,省外开了六家店,公司打算明年在冀北、豫南、苏江和西晋等省全面铺开。”

这不是胡吹,外省的布局跟太东有区别,会以当地省会城市或者其他中心城市作为节点,在各大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率先开店。

其他小城小县之类的,需要后期进一步铺开。

华主任今天过来,除了跟卫桥集团有业务往来,还有别的想法,所以才专门坐到吕冬跟前。

“公司快速扩张,资金是关键。”华主任笑呵呵说道:“吕总,我跟卫总多年老关系,你跟卫总是好兄弟,咱们也算得上是朋友,有资金方面的需要,直接来找我。”

吕冬也很上道,泉南商业银行是个地方性的小银行,但小也是相对的,端起酒杯:“好说,好说。华主任,我敬你一杯。“

华主任了解过吕氏餐饮,这家公司不止租房开店,最近更是连连投资金街旺铺,逐渐开始买店开业,公司也有了重资产。

像他所在的泉南商业银行这种小银行,放贷有时候挺尴尬,急需要贷款的不敢放,敢放贷款的往往不缺乏贷款的渠道。

这也算国内中小银行贷款业务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难题。

小公司需要资金,也想要贷款,但谁敢放给他们?大部分小公司两三年就完蛋,又缺乏重资产,贷款放出去难以收回来,最后很大可能变成呆账坏账。

像大型国企和卫桥集团这种大规模的民企,倒是不用担心这些,但企业规模做大了,想贷款都优先跟大银行合作,地方性的小银行机会太少了。

华主任仔细研究了吕氏餐饮,规模不大不小,发展极其迅速,资金链非常健康,公司又有一定重资产能作为抵押,还处于扩张期需要资金的时候。

况且,他还打听到,吕冬跟市里和军区的领导关系匪浅,比如吕氏餐饮在泉南第一批店面的开业典礼,就有重要领导亲自到场,这无疑是在对外释放某种信号。

吕氏餐饮到这能避免很多麻烦,跟这些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于华主任的话,吕冬倒也不算意外,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前期创业期看起来异常艰难复杂的一些事,反而会变得相对简单起来。

上了规模,资金比较充沛的公司,总是很容易获得银行青睐。

创业期急需钱救命的小公司,想要拿到贷款的不说为零,几率也小的不能再小。

席间,吕冬和华主任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年后华主任可以到吕氏餐饮再详细谈具体的事项。

对于贷款,吕冬相对还是比较谨慎的,但也不会排斥。

商业上的应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