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74章 疑惑(求月票)(2/3)

原本李敏也想去机场,但吕夏最新打过来的电话,吕夏要带在西川谈的女朋友回来看看,李敏要留在家里准备午饭。

开车去机场的路上,吕冬问道:“我记得不是有规定,不能在当地谈对象?”

“那是义务兵,空军飞行员都是军官。”吕坤刚复员没几年,比较了解情况:“我记得二哥超过28岁了,过了这根线,在单位谈基本上也都默认了。”

吕冬只知道一些道听途说的事,不了解实际情况,稍微说了下,沉默下来。

上次吕夏回来,还是99年初,这都2002年了。

哪怕吕冬再不了解,也知道吕夏所在的不是一般的单位。

…………

遥墙机场,一男一女走进航站楼通道,去取行李。

男的个头不算高,气质沉稳干练。

女的留着短发,带有一股英气。

“我有一点紧张。”女的拉上羽绒服拉链,对于北方干冷的气候,多少有点不适应,不过说出口的普通话很标准:“吕夏,你再看看,我穿这一身合适?”

性格和工作的关系,吕夏与吕冬和吕春不同,是个话少的人,只是回了一句:“严丽,不用紧张。”

说完这一句,他就闭上了嘴。

航站楼通道有点长,两人沉默的走着,走出很长一段,眼见吕夏没有说话的想法,严丽又问道:“吕夏,你家里能顺利接受我?”

严丽第一次登门,还是千里迢迢而来,心下有一些不安,有一些自矜,还有一点自傲。

跟吕夏不一样,她是大城市当中长大的,又听吕夏描述过吕家村,知道即将去的地方是个小乡村,哪怕她个人素养很高,心底最深处难免或多或许有一丝优越感。

社会大环境下,这属于人之常情。

吕夏看一眼严丽,回答简单有力:“会的。”

严丽没再多说,跟着吕夏,沿长长的过道朝前走去。

但心里,想起的是吕夏对于吕家村的描述,这也是她目前对未来公婆家唯一的概念。

吕夏说过,吕家村就是个人口上千的普通小乡村,经济条件一般,村里建筑甚至破旧,这两年打电话回去,好像村里开了厂子,但每次通话时间有限,具体也不是很清楚。

想来就是农村的小加工厂。

家里的情况,吕夏说的更多,父辈兄弟二人都参过军,二叔牺牲在南疆,到他这一辈堂兄弟三个,大哥转业后当了警察,老小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干点小买卖。

吕夏最近十年,长期不在吕家村,加上本身话少,到了部队之后因为种种缘故,话变得更少,谁也不能指望吕夏给人描绘出一个真正的吕家村。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所以,严丽听到的,更多是吕夏记忆里的那座穷村庄。

由此而来,在严丽的印象中,吕家村是一个相对老旧、贫穷和落后的农村。

优越感往往都是比较出来的,哪怕严丽学历比较高,仍然难以避免类似情绪的滋生。

只不过这类隐藏的优越感很少,严丽也不会让它们露出头。

来到通道尽头,取了两人的大件行李箱,吕夏拉着往前走,严丽提醒道:“你不是说有人来接我们?不提前联系一下?”

“老三来接机。”吕夏找出手机,拨打一个电话,话仍然很少,只是问了两句,就挂断电话,拖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