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23章 电视剧(2/3)

业上有这么精准的眼光,这么些不凡的想法,咱们合作,一定无往不利……”

这一刻,他成功化身为舞台上的大忽悠,当然只说好,不说坏。

独立开公司拍电视剧,与纯粹的给别人打工拍,完全不一样。

赵老根算是明白了,为啥那些出品人一个个那么能忽悠,一部电视剧总有那么多公司单位一起投资。

放在老板的位置上,才能有切身体会。

等赵老根说完,吕冬才问道:“我个人很喜欢赵老师的作品,但投资的事,得慎重,赵老师起码得让我知道,您想拍什么样的电视剧。”

赵老根第一次真正拉人投资,不禁拍了下脑门:“瞧我,傻了吧唧的,连最重要的都忘了。”

他大致上说道:“咱们都是农村出身,拍的就是生活戏,我有俩想法,一个是关于农村生活爱情的,一个是农村人进城打工的。”

“农村人的生活爱情?”吕冬似乎有些兴趣。

赵老根看一眼,说道:“对!说起来,还是你老乡,我拍《男妇女主任》的时候,认识的张继,泉南作协的成员,有次我们俩聊起来,就说到这个太东和东北的农村,他就想写一个关于乡村爱情的小说,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拍成电视剧。”

吕冬记了下来,张继,泉南作协的人。

他不懂这些,但公司里有个在省电视台工作多年的许琴,还有个在《太东晚报》当副总编的嫂子。

赵老根不是忽悠,敢说出张继这个人,就是有把握的事。

接下来,他又跟吕冬大致讨论了下关于乡村爱情的这个话题。

吕冬没有当场给赵老根答复,说要考虑考虑,随后找到许琴问了一下,许琴认为如果跟赵老根谈,最好让她这个专业人士去。

又问方燕打听了下张继这个人,别说还真是个名人,泉南作协的成员,凭借《男妇女主任》拿过华表奖最佳编剧。

多方打听,加上曾经的记忆,赵老根这事还算靠谱。

吕冬郑重考虑过后,回到吕家村,跟吕振林商量一番,召集村干部开会,迅速统一思想,毕竟这事能成的话,对吕家村尤其是老村的旅游发展,会大有助益。

甚至,其效果还在吕冬原本的考虑之上。

吕冬当时是想借助赵老根的关系,看能否与细细体味台负责综艺晚会的部门拉上关系,拉一台晚会类节目来吕家村。

计划不如变化快,吕冬也就顺势而为,打电话给马君刃和赵老根俩人,邀请他们来吕家村参观。

五一长假最后一天,对于吕家村来说,比市里大领导下来视察还热闹。

中国地方大,人口多,南北差异其实挺大,类似小品相声之类的娱乐,也有差别。

大概太东是东三省本身以外,与东北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省份了,太多的太东人去闯关东,两地的民俗娱乐多少有些相似相通之处,年轻人可能不大感兴趣,但三十岁往上的那些人,赵老根这个名字,号召力相当大。

吕家村一群大爷大妈过来看赵老根,不亚于年轻人看小燕子。

这年头,能在电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