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洪流中的泥(2/2)

熟路,只有是手忙脚乱。

“原来,祖国的人工智能科技都已经从研究到了民用阶段了,太厉害了!”一边看着菜谱一边想着。

“一路走过来,我看包间都是用数字表示,但是这些数字又没有规律,是什么意思呢?”点完菜,没事做的情况下,好奇心又出来溜达了。

“包间门上的数字都是年代。那些年代代表敦煌在那一年发生了大事,俗称大事记年。”欧阳解释着。

“那我们这个1900的意思就是公园1900年,那年发生了什么?”继续问

“1900年,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藏经洞,尘封的6万卷敦煌文物问世。”欧阳回答。

“原来如此。然后呢?”

“然后: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用500两银子,带走1万件稀世珍宝;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把绝大部分敦煌文物偷偷运往了法国巴黎;

1912年,日本的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探险队到达敦煌,从王道士手里弄走500余卷文书;。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从王道士手里用500两银子弄走570卷文书;

1914年至1915年,俄国鄂登堡探险队剥走北魏、隋、唐、五代等各时期壁画多方,并盗走一些塑像,其拿走的藏经洞遗存文书具体数目不详;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到达敦煌,此人堪称不折不扣的强盗。得到藏经洞文书三卷,并盗走唐代供养菩萨一尊。随后用特制胶布沽走珍贵壁画中他认为最为精彩的部分,总面积32006平方厘米。华尔纳在揭取壁画时采取的方式极其无知知、愚蠢、拙劣、粗暴,导致珍贵的干年壁画受到了永久性的摧残。

目前世界馆藏敦煌文物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文物过万件;英藏文物编号已达11604号;法国人伯希和掠走敦煌文书约6000件;日本人掠走敦煌文书约500余卷;俄国人鄂登堡掠走文献不详,俄藏编号已达18943号。

至此,藏经洞足足五万多卷的古代文献大部分被劫往国外,分散在世界各地......”

听完,终于明白了看剧当晚欧阳的愤怒与泪水。

一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一个千疮百孔的清朝,靠什么来保护你的财产与文化?

很多人说王道士是贩卖国宝的盗贼,是历史的罪人,但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历史的洪流中,即使你拼尽全力,最终也只会被洪流淹没,成为洪流中的一滩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