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章 却月阵的精髓(2/3)

正面战场的五千人以外,还有赵云带着一千游骑兵,远远地从上游迂回。

但赵云显然是不会参与正面冲杀的,只能是正面分出胜负后追亡逐北、扩大战果。

刘备默然不语,准备亲自督战。

李素却心中颇有期待——他可是把关羽和麴义的战术,又进一步推敲精细到宋武帝刘裕的却月阵,可不能辱没了刘裕的军事天才啊。

刘裕的却月阵,使用条件太苛刻了,没有绝对水军优势、没有大河可以背靠,就没法用,所以历史上昙花一现,一战成名后,从此北疆游牧强敌都回避了这样的作战态势。

但既然今天地理条件都符合了,敌人还往上撞,凭什么打不赢?

……

难峭王的谋士阎柔,显然并非什么军事天才。

所以看到关羽主动在河东背水结阵阻止渡河,没两天难峭王就忍不住了。

昌黎城内一万五千人,骑兵过万,这天全部被难峭王调度出来了。

甚至还从已经被半包围状态的南侧徒河城内,迂回偷调了两千乌苏部骑兵。汉军似乎是防备不严,让乌苏部的骑兵得以从东门出城、与难峭王会合。

一万难峭部骑兵,两千乌苏部骑兵,合计一万两千人,还吞不掉关羽的背水车阵三千人么!

至于周泰的水师,倒是不用太担心——春季凌汛季节,小渝水的水位暴涨,所以河面比枯水季节宽阔了很多,因为中间主河床是长年累月被水冲的,所以冲刷得很深,但沿岸的浅滩则是只有春季凌汛才被淹没,水位很浅,海船根本靠近不到离岸三五十步以内的距离。

船离岸那么远,再加上却月阵中段本身的厚度,也就意味着船上水兵用普通弓箭和轻型弩根本无法支援岸上,最多只能压制一下却月阵两翼贴河迂回的骑兵。

“全军准备突击,南翼阵脚由乌仆大人率本部骑兵迂回冲杀,正面与北翼由我亲自突杀!杀关羽者封将军,如果刘备也在阵中,杀刘备者封侯!”

难峭王亲自在骑兵阵前来回跑动,高喊赏格进行冲杀前最后的动员。

片刻之后,万余骑兵终于在阵阵怪叫中展开了冲杀。

一时蹄声震天,势如奔雷,似乎小渝水的河面都开始抖动起来。

关羽横刀立马,站于中军,都尉牙旗插在身后一辆战车上,高大巍峨,成全军之胆。

尽管关羽麾下名义上的左右牙门督,今天都不在他身边,但关羽丝毫不觉得忐忑,反而充满了信心。

他与麴义,已经破过两次胡人骑兵冲阵了,他手下这些士兵也是,以往的历史战绩,就是对士气鼓舞的最好良药。

因为我们赢过好多次,所以我们相信自己还会继续赢!

军胆一旦打出来了,配合上背水结阵向死而生的勇气,无往不利!

“强弩准备!锤兵全部上车架盾!保护弩手!先放束弩,后放铁杆矢!”

百张车弩全部按照关羽的指示,做好了准备。

汉末和魏晋的时候,“束弩”的应用正处在零星的萌芽期,一直到南北朝初年,这种武器才频繁见于史载。

但这种武器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弄一种容易控制崩断时间的束带,把一把弩箭捆一块儿、用强弩射出去。

这种武器用到的情况很少,主要是因为其牺牲了弩箭的穿透力和射程、换来了火力密度。原本可以有效杀伤三四百步的强弩,这么一搞每一箭只能有效杀伤到百步以内,甚至只有五十步,那还有什么用?不如多布置一些弓箭手,堆人数用软弓呢。

但是,这种战术,对于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打阵地攻坚血战的部队而言,却有极大的效果。

就好比火枪排队枪毙时代、在最后冲锋接敌的时候,双方的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