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39章 临阵倒戈段忠明(3/4)

劳,用那种“事后盖棺定论、论功行赏”的语气,把段煨做过的事儿说了一遍。

偏偏段煨却是听得心惊肉跳:我怎么不知道我做过这种事情!

当然了,护驾确实是大功,是好事儿。可他真没做过啊,也没跟董承合谋啊!

段煨再注意城府,这时候也不可能忍得住,立刻反驳:“一派胡言……我不是说护驾不好,你们何以诬陷……不对,何以谬赞我护驾了。本将军根本不知道董承干了什么,不是只听说袁术入寇、他们调兵阻击袁术而已……”

段煨说着说着,声音低落下来,似乎自己也琢磨出几分异常的气味。

费诗一看有门,连忙不给对方思考时间,就假装惊讶地连续施压:“哦?那想必是将军留在弘农郡的部下自作主张了。一定是安集将军自忖兵力不足,没有单独护驾的实力,所以联络了平东将军留在弘农郡的部曲、共襄盛举了吧——

安集将军献给我们大王的密信里,可是这么说的,他不敢专功,愿意将护驾首功都让给将军,可喜可贺啊。”

“董承给刘备送了密信?!”这个消息如同惊雷,直接轰在了段煨心头。

到了这一刻,他虽然也会怀疑这个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但他至少确信刘备对于长安的一切兵力调度动向非常了如指掌了,肯定是有内应的。

如果董承没有和刘备内外勾结的话,刘备又是如何这么快知道西凉军在长安周边的调度的呢?又如何知道此番调度背后,长安有哪些将领受益了呢?

这是根本解释不通的。

毕竟段煨就算想破了头,也不可能想到仅仅是李应给李别的求援信使,被张飞截杀了、然后又被法正拷打逼供俘虏、补充了一些蛛丝马迹、寄信给刘备。然后李素再结合历史先知从受益人逆推动机人……

这一大圈子兜兜转转,需要张飞法正李素都超常发挥,已经超出了段煨的智商想象力,还不如“董承直接勾结了刘备,给刘备送信”这个解释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最后唯一不确定的,只是“董承是否有在密信里拉他下水、真的把潜在的护驾首功让给他”,还是“董承只是说了密谋,刘备身边有人添油加醋把他拉进去”。

段煨紧张起来,一想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左右为难,以及李傕郭汜的潜在猜忌,段煨冷汗都有点下来了,这一个不慎可就是杀身之祸啊。

不过,刘备派人来说这些,是想招降他临阵倒戈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似乎已经图穷匕见,没有别的可能了。

费诗拿捏着节奏,等段煨自己慢慢消化这些逻辑,看段煨神色渐渐坚毅果决,费诗才恰到好处地补上一颗定心丸:

“将军勿疑!汉中王允诺将军将功折罪、承认将军的护驾之心,这点绝无反覆!将军若是不想抓住这个机会,或者我今天走不出这个营帐回去复命,那也无妨。

明天天明决战之前,汉中王会另外派人,把董承的密书射到李傕的中军大帐中的——两种结果,目前选择权还在将军,你比李傕多一夜的时间思考。”

这句话杀伤力太大,段煨直接怂了。

加上他也确实跟李傕郭汜勾结不深,算是西凉军中罪孽最浅、有机会赎罪的人。历史上就是他在建安三年、李傕已经被曹操宣布为国贼之后,将李傕杀了,帮朝廷拿回长安和弘农。

段煨自己也觉得,刘备不至于把西凉军到小兵都斩尽杀绝、重复王允的错误,将来说不定也要留一块招牌招抚。

这么看来,自己反正过去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喉结剧烈蠕动几下之后,段煨终于下了一点决心:“段某愿意勤王护驾、共襄盛举。只是李傕、郭汜依然势大,我带三万人仓促反正,一时间部众也未必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