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3章 上市(4k)(3/4)

了双版技术的可行性,而且,英特尔搞了个五重掩模技术,年底有希望延伸到比想象中更小的节点,他们把它命名为ntel 4,按照英特尔的命名,这是他们的10nm节点,但……”

邱慈云停顿下来思考几秒,说道:“但是,因为晶体管密度的标准不同,实际上可能比10nm更优秀,方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方卓点点头,英特尔的10nm实际上和台记、三星的7nm是同水平,后者是更好听。

他略一沉吟,说道:“从实验室落实到工艺上又需要很久了。”

“ntel 4说是年底有希望证明,但可能说着说着就到明年了,想真正的实现就更难了,至于之后有没有前路。”邱慈云沉默一会,乐观的说道,“那就到时候再看了,没准我那时候已经退休了。”

他带着笑意的看了方总一眼。

方卓明白这个眼神的意思,自己反正到时候肯定没退休是吧。

“能有这样的可能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他拍了拍邱总的肩膀,“过去这么多年都过来了,继续走一步看一步呗。”

邱慈云微微一笑,方总不是无奈,是挺坦然的。

冰芯上市,或许是28nm制程消息的刺激,或者真是价格低到大家都能看出来,它的股价没有如同一些人预告的那样破发,反而一路上涨到15港元,市值接近170亿美元。

作为冰芯董事长,也作为虽然有点奇怪但事实上已经成为内地半导体 型的领军人物,方卓接受了诸多媒体的联合采访,发表了对公司上市的看法。

“冰芯上市,我是十分高兴的,尤其,今天没有破发,这证明大家都看出了我们强大且可持续的研发能力。”

“刚才我和邱总说,员工们的持股是推动我让公司上市的一大动力,这是我的心里话。”

“冰芯的成功离不开集体员工的努力,当年,冰芯为了吸引人才,设立了10%的期权池,就是希望把员工个人和公司发展结合起来。”

“好饭不怕晚,今天,这也算一个值得我们停下来庆祝一番的脚印。”

“一直以来,大家都对冰芯关注很多,也把它的成功往我身上放了很多美名,但实际上,我们的邱慈云,我们的联席梁孟淞,我们的胡正明,他们才更应该拥有这些美名。”

“冰芯是个需要投资很多的企业,但我已经获得了回报,不光是我持有的股份,也是易科关联之下的成功。”

方卓说到这里顿了几秒,笑道:“冰芯一路走来,我想起来许多曾经帮助过冰芯的人,中芯的江上洲博士,他当初帮着我们搞了技术合作,中芯的张汝京张总,他现在在做晶圆,可惜,一直还没给我们的庐州厂供货,不知道他私底下有没有骂过我。”

“冰芯发展到今天是机遇是挑战,接下来如何走,这是冰芯全体员工乃至更多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我个人对于挑战是充满了兴趣的。”

“我有信心,当然,我的信心来源于冰芯上下的努力,应该说,我们有信心继续把冰芯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市不是终止,只是另一个开始。”

方卓结束了自己的长篇大论,听到了密集提问里的一个大声的尖锐问题。

“方总,有消息声称,冰芯里的一家欧洲机构是你自己资金暗地里的持股,你能否正面回应?”

方卓装没听见,信手点了另外一个询问自己心情的记者,港交所都没异议,你这是什么污蔑式的小道消息,你怎么不说美利坚还有持股呢,不值一驳。

嗯,总的来说,心情还是不错的。

2013年3月12日,冰芯上市,涨幅4%,市值突破170亿美元。

这一天,有台媒发布报道——《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