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美食笔记 武汉(2/2)



【鸡冠饺】

长得像鸡冠的油炸饺子。

【面窝】

用竹签穿着吃。

是米粉做的和面粉做的面包不一样,外表很脆里面筋道。

【武汉糯米鸡】

在米饭里加调料然后油炸。

【糊汤粉】配【油条】

糊汤是黏稠的汤,粉是煮熟的米粉。

河鲜煮透做成的糊汤,喝一口没什么河鲜的味道,因为胡椒的味道很浓。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油条是直接吃的,在武汉却是要泡一泡糊汤,蘸糊汤吃起来和直接吃口感完全不同。

【鱼头泡饭】

红烧鱼头,在锅里放入葱姜蒜一起炒,放入酱油,再放入食材进去炖,大火烧。

调料浓郁的味道进了肉里,但咸味不重,不配饭吃都不觉得咸。

鱼鳍部分的肉因为运动量很多,很劲道很好吃。下颚部分有很多胶原蛋白。

一桶热热的米饭,盛一碗出来把鱼头汤汁泡进去。浓郁的鱼肉味道很纯粹,一点都不腥。吃着吃着,还会感觉有香醇的味道涌上来。

再挑点鱼肉,放进汤汁泡饭,用勺子把肉弄碎,一起吃。肉质非常柔软。

【炸炸】

食材:土豆、香菇、平菇、茄子、莲藕、薄豆腐、豆角、里脊肉、鸡排、鸡皮、虾丸、鱼丸、韭菜、辣椒……

蘸酱:番茄酱、香辣酱、孜然酱、麻辣酱

炸了又炸,所以叫炸炸。

全部油炸,统统油炸,但不是炸到酥脆,而是像焯水一样炸到熟就好。

肉是已经调好味的,和麻辣烫的味道有点像,放在油里炸,感觉会很油腻,但其实意外地并不油。

炸炸本身并不比烧烤好吃,只是创意比较少见,武汉人也不是都爱吃,而且吃了之后就没肚子再吃别的了。

很适合一边学习食材的中文名一边吃,答对就吃一口,答错没有。

【红薯面窝】

也叫苕面窝、苕窝窝,油炸地瓜饼,吃起来甜甜的,贼好吃。

【牛杂火锅】

牛骨汤汤底,牛杂,牛肉,排骨,蛋饺,萝卜,油豆腐。

带点麻辣味,牛肉和牛内脏切成小块,一看就好吃。

牛杂最初来源于广州,南方吃得多,现在已经全国都在吃了。武汉的内脏料理由于在码头工作的人很多,工人们为了在天冷的时候暖和起来,消除疲劳,用较浓的酱料去做。内脏油腻,调味很重。

萝卜在牛肉汤里煮久之后就像晶莹的艺术品,味道更是美味多汁。

吃完之后肚子饱饱的,人也热乎乎的。

加宽米粉很搭。

【三鲜豆皮】

武汉有代表性的早餐。

大块完整豆皮的翻面手法特别有观赏性!

一般的豆皮是煮豆浆时会起的一层膜,把膜挑起来晒干或油炸或直接吃。武汉豆皮则是先煎大米和绿豆磨的浆,在上面浇上鸡蛋液,放上蒸好的糯米,再倒上三鲜(香菇、猪肉、竹笋)。

外面脆脆的,里面的糯米很有嚼劲,咸口的猪肉炒竹笋,口感很好。

配大碗茶很舒服,配糊米酒更是绝配。

【油饼包烧卖】

碳水炸弹,热量爆表,吃了一天管饱。

油饼包烧卖,烧卖包糯米和香菇。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