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2章:向前方,我们的气血方刚……(2/3)

‘大宋的良心’和包拯这个‘包青天’在内,在本朝竟然还有唐宋八大家之六,苏洵更是父子三人同进,那个9岁的小屁孩苏轼甚至在中秋之夜被月神亲身点化过。

如此殊荣。

整个大宋仅三人。

分别是代表大宋良心的范仲淹,代表大宋一条臂膀的王安石以及代表大宋未来的苏轼。

“介甫,请一定要平安归来。”赵祯看见王安石,紧紧地抓住他的手。

老实说赵祯是不愿意外放王安石离开的。

这位可是大宋的臂膀啊~

而且是月神钦定的。

外放途中。

路途漫漫。

万一出什么危险,大宋错失一条臂膀不说,月神恐怕也会怪罪大宋留不住英才。

只可惜这个年轻人脾气特倔,连身为老师的范仲淹亦无法劝其留下,其志坚硬如钢,只好放他出去,实行教化天下复兴大宋的扫盲行动。

“请官家耐心等候,安石历练有成,当星夜回归。”王安石现在心中满是给大宋点燃希望之火的狂热。

他知道上上下下对自己有所期望。

越是如此。

他越不希望自己搞特殊。

必须跟同学一起,外放历练,而且要拿出最优的成绩和政绩,向上天下地亿万百姓交出同学之中最好的一份答卷,才回归朝庭。

否则。

别说同学们会有非议了,他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

“介甫,一路顺风!”范仲淹看见王安石过来,伸手拍了拍王安石的肩膀。

“院长,请保重身体,一定要等我们回来,我们一起见证炎宋重捡汉唐故土位登世界之巅的一刻。”王安石向范仲淹深深一个鞠躬,他别的不担心,唯一担心的是怕范仲淹的身体等不到自己向他交出漂亮成绩单的那一天。这位老师真是大宋的良心,自己绝对不能让他带着遗憾离开。

“别着急,我等得了。”范仲淹笑得开怀。

之前是没有希望。

每天忧心忡忡。

自己才感觉身体每况愈下。

现在希望就在眼前,大宋百业俱兴,腾飞在即,此前的沉疴早一扫而光,不药而愈。

其他百官赶紧给本届毕业的学子们背上书包,象征着给这些年轻人未来的重任,书包里装着生活常识、儿童趣味数学、自然百科小知识、赤脚医生、田园种植三百问、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书籍。

“君贶,你也一路顺风!”范仲淹又拍了拍王拱辰的肩膀。

这位19岁就考上了状元的年轻人。

原来是极力反对范仲淹的。

他不是人品有问题。

而是反对改革。

后来。

到了王安石变法他同样极力反对。

经过半年时间的培训,现在的王拱辰已经化身成为最狂热的改革分子,誓要将希望之火点燃全世界的那种。

“院长,我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王拱辰以手擦了擦眼泪,给范仲淹一个大揖。

作为极力反对庆历新政并将范仲淹等人逐一驱出朝堂的自己。

非但没有被重新起复的范仲淹记恨。

还加以重用。

全力培养。

他在那一刻才明白过来。

这位叫做范希文的老人真是大宋的良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胸怀是自己终生难以企及的存在。

在汴京另一方向。

守护学院。

狄青站在高高的阅兵点将台上。

他手持大喇叭,向台下横竖排列仿如格子般的士兵大吼:“贼配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你们是光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