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41章 官家,管管你儿子(2/3)

待商人的问题。

要不就准许丝绸商人扩充桑田,要不就对他们的财产提供保护……总而言之,要给他们点东西,这帮人才肯老老实实做事。

“说到底,你我都不是商贾,没法经营作坊,为国生财。此事不可马虎,大家伙回头再想想,看看要怎么才能妥当……”

赵鼎又絮叨了几句,这才结束了政事堂会议。

其余诸公也不是傻子,听得出来,赵鼎是倾向于给商贾一些让利的。

天下承平,物阜民丰,总该做出一些调整,不能把商人再视作鱼肉……就比如当年臭名昭著的提编,在赵鼎的主张之下,已经削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其余针对富人的加税也在削减。

“林尚书,我看赵相国的做法,有些不对劲儿啊?”虞允文在离开政事堂之后,主动拜访林景贞,向他请教。

林景贞嘴角上翘,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怎么?你想替太子殿下出头,去弹劾赵相国?”

已经是右副都御史的虞允文被如此直接地抢白,的确有些尴尬。

不过虞允文心态很好,他和林景贞之间,注定了是两代人,他的升迁也不在林景贞手里,甚至和当朝诸公谁也没关系,只是要看太子赵谌,所以虞允文也不在乎。

“林尚书,赵相国不顾是非,偏袒商贾,怎么都是不对的。”

林景贞哈哈大笑,“怎么,你以为赵相公收了贿赂不成?”

虞允文连忙摇头,“不敢,下官不敢做如是想。”

林景贞深吸口气,看了看虞允文,语气缓和了不少,“有些话说也就说了……假使我在赵相公的位置上,多半也会向他这么干。”

虞允文一愣神,似乎没有听明白。

林景贞就问道:“当下朝廷的岁入你清楚吗?什么是最多的?”

虞允文立刻道:“据我了解,朝廷现在的田赋和地丁银加起来,大约八千万缗,而商税,关税,还有其他收入,应该在一万万五千万缗!”

“不止,这还只是账面上的数字,”林景贞道:“田赋和丁钱是这么多……但是每年给农村拨的办学钱,修筑水坝的钱,还有救济孤寡,都算起来,八千万不但不够用,还要倒贴一千万以上……也就是说,现在的财税,要靠商贾维系着。衣食所系,赵相国又能如何?”

虞允文深吸一口气,终于不再说什么。

大宋目前的情形很奇怪……按理说要往工业的路上走,应该搞个剪刀差,从农村收割财富才对。

可事实上每年都要给农村填补许多,办学,修路,打井,治理黄河……每一项都是巨款,所以在三年前,农村在户部这块,就属于“负担”了。

“都怪多年来强干弱枝闹的,乡村的投入太少了。现在改革官制,加强治理地方,又要增加开支……可,可即便如此,也不该纵容商贾啊!”

林景贞长叹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可到底从增加财税的角度看,优待商贾,可比优待百姓要有用多了。”

一个朝廷,可以背叛任何东西,唯独不能背叛财神爷……虞允文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

从林景贞这里出来,虞允文也是万分无奈……其实看得出来,陈康伯,林景贞,还有其他的朝中正直之士,凭着一颗良心,替百姓争,帮着百姓说话,不想走兼并的老路。

可是另一方面,和商业相比,农业的潜力太低了。

越是追求发展,就越要重视商贾,不重视不行啊,毕竟只有他们才能组织生产,管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