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99 【麦克斯韦妖&《枪炮、病菌与钢铁》】五一快乐(1/3)

麦克斯韦的威名无需多说,物理学史中成就比他更高的物理学家,半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了。马哨作为后世的物理系学生,对这位大神的崇敬自然不免。

后世有“物理学四大神兽”的说法,分别是芝诺的乌龟、拉普拉斯兽、麦克斯韦妖、薛定谔的猫。

这封信中描述的“神奇生物”正是大名鼎鼎的麦克斯韦妖,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由麦克斯韦提出,只不过要晚上许多——在麦克斯韦这位科学巨人身上,由马哨引发的历史改变显然已经有所体现。

如今的麦克斯韦只是个少年,他提出这个设想多少让马哨感到些意外,尽管描述得相当粗略。

麦克斯韦妖一度困扰了物理学家们许多年,直到信息论的诞生,它才被真正降服。

在此之前,物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大概也就是卡尔·埃卡特总结的那句“思考产生熵”了。

于是马哨便以这句话为题,给年少的麦克斯韦写了一封回信。

“思考产生熵……”开尔文看到这句话,不禁一阵沉吟,陷入了思考之中。

马哨写完信之后,突然说道:“我也许可以把这封信发在杂志上。”

“如此一来,这个少年恐怕会收获过多的关注。”开尔文说。

马哨:“天才多受到一些关注,这未必是什么坏事。汤姆森,你不也是年少成名吗。”

“你似乎格外欣赏他?”开尔文问道。

“我有种感觉,这位麦克斯韦将会取得非凡的成就。”马哨神秘兮兮地说。

他就是要让麦克斯韦年少成名,得到更早、更多的关注,进而得到更多的资源。

这对麦克斯韦来说或许是一把双刃剑,他既可能因此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也可能迷失在来得太容易的荣誉之中,最终泯然众人。

但在马哨看来,这个世界的物理进程已经被他加快和扭曲,未来还会更甚,一个常规版本的麦克斯韦可有可无。既然如此,试着创造一个非常规版本的麦克斯韦有又何妨?

事实上,他更想把麦克斯韦收为学生,亲自调教。

只是条件不允许,他不可能一直待在欧洲,过些时日要返回北美,麦克斯韦就算愿意跟他去北美,恐怕也未必愿意在印第安人的世界里生活。

再者,他现在也不可能对麦克斯韦倾囊相授,那么多重大科学成果他还要慢慢 文呢。

也许以后会有机会吧。

这封名为《思考产生熵》的公开信很快发表出去,由于它没有哪怕一条公式,内容尽可能通俗有趣,所以也得到了公众的青睐。

对大众来说,不可思议的印第安先生,难得发表了一篇把所有单词连起来之后依然可以看懂的文章,自然不能放过。

一时间,《思考产生熵》成为了大众的热门读物。

得益于这封公开信的热度,麦克斯韦,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少年迅速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现在每个人都知道,爱丁堡大学有这么一位天才少年,他不仅天资过人,勤奋好学,提前入读大学,而且还得到了神奇的印第安科学家的公开回复以及极力称赞。

这要是放到后世的中国,妥妥地要被树典型,央媒报道,紧接着就是入选高考作文热门正能量素材。

麦克斯韦是个十分低调谦逊的人,他的公众知名度一直不高,因此甚至可以说,马哨此举,直接把麦克斯韦在公众间的知名度拉到了不亚于后世的水平。

接下来就看看,这位来到聚光灯之下的天才少年,将会走出怎样的人生轨迹。

与公众相比,科学界对《思考产生熵》的反应要平静得多,毕竟这封通俗易懂的公开信似乎只是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思维也会涉及热力学过程——这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