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吉兆解梦匿忠言(2/3)
人,反反复复却害的女儿到现在都嫁不出去。”
“哼,我吕布的女儿,岂是寻常人能娶的?”吕布傲然道。
严氏到底是妇人,见吕布好端端的突然问起女儿的岁数,心中已有了几分猜疑,当下迟疑道:“将军可是想给绮儿定下婚事?”
“是啊,我觉得有个人不错,应当配得上绮儿。”吕布越想越觉得可行,喜滋滋的斟满一卮,仰脖大口向嘴里灌去,只见略显浑浊的酒水顺着嘴角流淌下来,他重重地将铜卮置于案上,抬手抹了把下巴。见严氏好奇的望着自己,不由笑道:“这人便是南阳太守,三郡都督,被当今天子称为皇兄的刘琮!”
“他?”严氏蹙眉问道:“他何时向将军提过亲?”
吕布一愣,冷哼道:“那小子有眼无珠,还不曾提亲。”
严氏越发疑惑,喃喃道:“世人都在传他派人千里去中山迎了甄氏,如何还会娶绮儿为妻?将军,莫非是将军自己这么想的?”
被严氏说破,吕布干脆懒得掩饰,直直道:“是了,我看那小子不错,据说他死了原配蔡氏之后,还未曾正式娶妻,如今岂不是正好?我若是向他提出此事,难道他还会不同意吗?”
“将军威名播于天下,想来那刘琮也只有喜欢的。”严氏斟酌着说道:“只是此时传扬出去,怕对将军名声有碍。”
吕布哈哈一笑,说道:“这有什么?我意已决,勿复多言!”
严氏暗自撇了撇嘴,心道:将军一日三决,变来变去的谁知道哪个是准主意?
自觉得意的吕布没有注意到严氏这个细微的表情,他开怀畅饮,很快便醉倒在席子上,口中犹自喃喃自语:“小子,便宜你了……”严氏见状,又好气又好笑,唤来下人收拾食案,又让两个健妇扶起吕布送往卧房安置。
吕布睡到半夜,忽然惊醒,起身出了屋子,却见内院的一棵大树旁边,立着个身穿朝服,佩紫金绶带的大官,虽看不清样貌,却隐隐知道此人定是朝中高官,吕布正要迎上去问候,却见那人走到院墙下,顺着梯子飞快的爬了上去,转眼便越过墙头,不见踪迹。吕布怅然若失,心中呐呐,不知不觉又睡了过去。
及至天明,吕布醒来之后将梦中情形说给严氏,严氏听了心中惊疑不定,看吕布脸色也有些恍惚,便连忙出声安慰道:“将军勿忧!此乃吉兆!”
“哦?此话怎讲?”吕布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急忙追问道。
严氏沉吟片刻,斟酌道:“那人身穿朝服,佩紫金绶带,必定是个大官,官从梯而上,是为升官也!看来将军不日就将加官进爵,那眼下这围城之困,自然也是无碍的。”
吕布听了大喜,将严氏搂在怀中,笑道:“借夫人吉言!此梦是我决定去荆州之后而做,想来定是应了此事!哈哈,只是为夫如今已是平东将军、平陶侯。再升官的话,难道还能做大司空不成?”
伏在吕布怀里的严氏此刻却心惊肉跳,大树者,木也,官在木旁,岂不是个“棺”字?只怕将军此去,凶多吉少啊……
吕布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出了府邸往城头去寻陈宫,他要告诉陈宫自己的妙计,想到陈宫或许会吃惊的合不拢嘴,吕布的心情便愈发好起来。都说我吕布无智,害的自己也差点信了,如今妙计一出,看谁还敢如此浑说?
然而还没找到陈宫,吕布便先被东海来的使者找到了。
“玄德贤弟要全军来下邳相助?”吕布听了使者说明来意之后,简直高兴的几乎发狂,手舞足蹈的笑道:“哈哈,这真是喜事连连啊!你快告诉本将军,玄德贤弟还说了些什么?”
见吕布一口一个玄德贤弟,使者心中愤恨,面上却不得不说道:“我家主公还说,请将军待我军来时,派人马出城接应。”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