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轻而无备孙伯符(2/3)
是竭诚相助,如今他两个儿子贾穆在南阳军明光骑任都伯,贾访在典农将军杜袭帐下任职,可以说全家的命运都与刘琮紧密相连。
送贾诩出了官署之后,刘琮也自后堂侧门回了牧守府,先隔帘问候了蔡氏,这才转向自己所住的院子缓步而去。此时天已黄昏,漫天云霄姹紫嫣红,煞是好看。不过府内处处白绢垂悬,还是带着几分肃穆和悲戚。
行至院外,就见吴宽肃立门外等候,刘琮微微颔首示意,进了院子便直入外书房。
此次蔡瑁谋叛,事发突然吴宽措手不及,当日蔡瑁更换守卫隔绝牧守府内外之后,吴宽便收到消息,隐约意识到出了问题。待从张迅那传出的消息证实的确出事,吴宽便立即采取了张迅和接头人商议的对策,后来与蒯越、王威等人暗中联络,总算保住牧守府上下平安,对此刘琮并没有责怪于他。但是吴宽还是认为自己行事不周,曾向刘琮请求另选贤能,被刘琮狠狠骂了一顿,这才老实了。
让吴宽来,是安排特卫营侦测敌情之事,特别是官渡之战的进展。既然打算掺合一脚,情况不明是不能胡乱行事的。历史早已改变,自己所依仗的优势正变得不可捉摸。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不知道袁绍和曹操打的如何了。没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曹操还能坚持到最后吗?好吧,其实文丑并非关羽所杀,但颜良似乎的确是被关羽在万军之中斩杀的……
“袁军大将颜良已于上月渡河,进攻白马,东郡太守刘延据城不出,被袁军围困。”吴宽将最新得知的消息告知刘琮,见刘琮沉思不语,便也沉默下来。
刘琮半晌才回过神,对吴宽说道:“还要多加派人手,沿途应有接应传递消息之人,事无大小,皆可密报。”
“诺!”吴宽性子严谨,这两年因为所行之事,愈发沉默寡言,刘琮见他老成持重的摸样,不由有些感慨。然而这种情绪在脑海中也只是一闪而逝,有些话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反倒不好对吴宽说了。
“江东那边,有何消息?”刘琮想了想,又问道。
吴宽立即抬起头说道:“孙策驻军丹徙,意图北上攻伐陈登,现在正由各地运粮。”
“还在丹徙?”刘琮听了皱眉凝思,在他的记忆中,孙策貌似就是在这个时候遇刺身亡的……
“他平日都在做什么?”一念及此,刘琮便转头问道。
吴宽回道:“孙策喜欢轻骑出猎,仅在上月便狩猎数次。”
“轻而无备,依然如故啊。”刘琮轻声叹道,他其实并不希望孙策早死,只是不知道现在派人去提醒孙策,还来得及吗?更何况现在双方乃是敌对关系,以孙策的性格,肯定会认为自己是在虚言恐吓,绝不肯相信的。
后世有一种说法,孙策见袁绍与曹操相争,遂有北上奔袭许都之意,如果不是遇刺身亡,恐怕会付诸实施。不过刘琮并不相信这一点。孙策或许会有此心,但依附于他的江东世家豪强,未必愿意出兵北上。然而不管怎么说,刘琮还是决定写信告诫孙策。
斟酌了一番语气和用词之后,刘琮亲笔手书一封,交给吴宽说道:“选个机灵的人将这封信送去丹徙,交给孙策,这段时间江东的情形,也要时刻留意,千万不可疏忽。”
虽然不知道刘琮信中写了什么,但吴宽还是很严肃的点头应了。
吴宽离去之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回到内院,刘琮顿感疲倦非常,初掌荆州,千头万绪,加上形势多变,由不得他懈怠放松。好在有贾诩等人相助,否则的话,仅仅凭借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应付眼下的局面的。
甄宓见刘琮面带倦色,关切的说道:“将军也当保重身体,不可劳心过度。”
刘琮闻言对她微微一笑:“还年轻,怕什么?倒是夫人近来气色不好,是不是上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