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2/3)

他本没有私心,却被孙权阻止与那几家大族接触,其实孙贲是想着自己与他们曾有过交往,不管怎么说总可以试试,谁知道孙权竟会如此呢?

“哼,孙家基业,就要毁于小儿之手!”孙贲走到无人处,站在垛口前恨声说道。

身后一名护卫上前一步:“将军,我等不可在此坐以待毙啊!”

孙贲猛然回头,眼中厉色闪过,不过他并没有为此发怒,双眼微眯着对那护卫说道:“以你之见,又当如何?”

那护卫吸了口气,沉声道:“讨虏将军早已大失军心民望,将军何不取而代之?”

“是啊!如今就连广陵兵都欺负到咱们头上了。以将军的资历威望,定可服众。只要将军……”另一名亲信护卫也从旁劝说道。

孙贲冷笑一声,呵斥道:“够了!”

“你们以为,换做是我便能解此危局了吗?换做是我,那刘琮就会善罢甘休,领兵返回荆州?还是广陵兵会回师北渡,从此两家言和,再不起兵戈争斗?”孙贲的语气有些萧瑟,更多的是对当下局面的无奈。他环视着这几个跟随自己许久,数度出生入死的护卫,摇头说道:“如今江东已无孙氏立足之地,换成是我,也无力回天啊!”

护卫们面面相觑,还是有人不甘心的低声说道:“那也总比受制于人好。”

孙贲长叹一声,转过身往向城外,他并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可人人都仿佛认定了他会如此。旁人也还罢了,现在就连近卫都如此相劝。孙贲有些感慨的想到,若是伯符尚在,江东何至于此?想到孙策,孙贲便又想到周瑜,更想到前日去往水军相见的那一幕。

当日也是今天这般阴沉沉的天色,不同的是那天刮着狂风,战船虽大,却也摇晃不止。不知为何,见到脸色憔悴的周瑜,孙贲准备好的说辞,竟然无法说出。他本想旁敲侧击,试问周瑜到底如何打算,然而自看到周瑜的那一刻起,孙贲便明白了,周瑜并没有如传言所说,有叛降荆州意。同时孙贲也猜测出,水军诸将中,必然有人已与荆州刘琮暗通款曲,很显然周瑜率部自牛渚赶赴丹徙,便是要切断这种暗中往来。

可以说,周瑜在南渡北士集团中的影响力,也正在急剧降低。

“这种话,以后不可再说。”孙贲说完之后,转身向城楼而去,就在刚才,他忽然做出了一个决定。望着孙贲坚定有力的步伐,几名护卫无暇多想,连忙追了上去。

待上了城楼,孙权见他去而复返,不由有些疑惑。

“伯阳还有何事要说?”孙权的语气有些冷,左手下意识地握住了腰间悬挂的长剑。

孙贲仿佛没看到他这个动作似的,微微垂首,对孙权抱拳说道:“将军!今荆州军分兵数路,直取吴会,各郡县难以抵挡,还请将军率兵往阳羡等地增援,丹徙防守之任,贲愿一力承担!”

立在孙权身侧的徐琨见孙权沉默不语,也劝道:“丹徙固然重要,但将军之根基乃在吴会。请将军回师南下,以拒荆州军侵入吴会!”

孙权并非不知道吴会的重要性,也有领兵返回吴会的打算,只是还没有想好让谁在此留守。现在孙贲主动提出,他却有些怀疑其用心。现在江东军早已四分五裂,再禁不起折腾了。然而当面拒绝,更会让孙贲为此寒心,思来想去,孙权决定留潘璋在此,名义上听从孙贲调遣,实际仍有暗中监视防范之意。

对于这个安排,孙贲心中苦笑不已,不过却并没有提出反对。既然自己已下定决心,孙权的猜疑又算什么呢?

就在孙权下令以孙贲为丹阳太守,留潘璋部共五千余人守卫丹徙,而自己则率领其余人马去往曲阿之后没几天,荆州军借给陈登的霹雳车,也通过水军战船护送到广陵军营中。

随军而来的,还有近千荆州炮车营士卒,由一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