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以何良策赚德阳(2/3)
见甘宁等人面露不解,刘琮又道:“益州牧守府主簿黄权,谎报我军攻占江州,蒙蔽刘益州,以图对我军不利。想来德阳城内主谋此事的,也是他派来的人。”这个消息还是在成都城内的特卫营密探打听出来的,昨日刘琮才刚刚收到。
“那我军现在该当如何?”阳范脾气急性子直,闻言立即对刘琮问道。他倒是不怎么害怕,只是这么拖延下去,毕竟不是办法。
刘琮笑道:“现在不是正在商议吗?阳将军稍安勿躁。其实现在德阳城内必然已乱作一团,最应该着急的反倒不是我们。”
“这么说,想要对付我军的不过是黄权等人?”甘宁皱眉问道。
刘琮正色说道:“兴霸可不要小觑了他们。这些人在益州都是大族,根深叶茂,影响力非常大。他们为何要对我军不利?不就是害怕我军吞并了益州,其家族不能如以前那样把持益州官位吗?至于刘益州,若非他首肯,黄权等人如何敢随意调动兵马?”
搞清楚这些问题,就是要让将领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敌人是谁。益州内部,有没有对荆州军有好感之人?除了法正、张松之外,难道就没有别人了吗?有些势力虽然弱小,但在关键时刻,还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不分敌我的全面打击,势必会陷入四面作战的困境之中。能够争取的力量,必须主动争取,绝不能将其推到对立面上。对此,刘琮在制定益州攻略时,便早已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其实刘琮还有一个认识,只是不好对众人言说罢了。那就是“法儒之争”,在荆州刘琮所推行的是法家的那一套,落在益州大族眼中,如何会让他们有好感?再加上以前的恩恩怨怨,东州兵的暴虐侵害,使得益州大族抱团自保的心思,自然而然的便形成,并且随着刘琮率军入蜀而愈发强硬。
法正接着刘琮的话头说道:“黄权谎报军情,污蔑荆州军,必须予以揭露,如此方可正视听,收人心。否则荆州军将处处被动,陷于苦战之中。”
这便是在强调师出有名的重要性了。甘宁等人虽是武将,但对此也颇为认同,闻言纷纷点头。
“不过德阳城,却是一定要拿下的!”刘琮冷笑一声,一锤定音:“欲以犒军为名,加害我荆州军将领,此罪不究,何以明正视听?”
甘宁听了立即挺胸道:“末将这便让人将那县令取来,斩首祭旗!”
“慢!谁说要杀他了?”刘琮抬手制止道:“德阳城墙虽然并不高大,但看着却颇为坚固,前锋营并无攻城器械,难道用将士们的命去硬拼吗?”
阳范大声道:“那城墙低矮,就让末将率部夜里登上城去,打开城门便是!”
刘琮道:“既然城内已有防范,又如何能轻易登城?即便登上了城,也未必能打开城门。”
倒是高顺迟疑问道:“大将军之意,是想让那县令归顺,以为我军内应?”
“只怕很难令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投效我军。”刘琮略一思忖,转而对法正问道:“孝直可有良策?”
法正在刘琮刚才说要取德阳之时,便开始考虑用什么办法攻城,此时听刘琮问起,便坐直了身子回道:“荆州军兵强马壮,又久经战阵,威名远播,足以令城内将士胆寒。故此城内之人才欲以计谋之。如今县令被执,城内主谋之人必知事泄,然其并未弃城而去,想来还抱着侥幸之心。只要他仍然想用计,那便有机会夺城。”
“有何机会?”阳范听了急忙追问道。
甘宁等人虽然没有出言询问,但目光也紧盯着法正,从刘琮对法正的态度上来看,很显然这个年轻人颇为刘琮看重,他们虽无嫉妒之心,却也想看看法正此人到底有何本事,被刘琮如此信任有加。
法正已经在这片刻之间理清了思路,沉着说道:“方才既然已经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