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男儿亮剑当如是(2/3)

眼睁睁地看着曹军的土台一点点的增高,而为了不让自己腾出手去破坏土台,曹军依然发动了蚁附登城的猛攻,不过经过这些天的血战,守军的士气和经验都有了明显提高,曹军在连续进攻无法得手的情况下,只能再次退却。

过了晌午之后,也许是见城内的守军并不打算出击,曹军的攻势便缓和了许多,主要还是以箭矢压制,不再用人命死拼了。

刘琮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守城的艰辛让他终于知道,史书上短短几行字里,到底藏着多少血泪。而曹军惨重的伤亡也让他多少有些明白,为什么破城之后经常会发生屠城惨案,实在是攻城一方的怨气太重,不杀不足以泄愤啊……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进行恐吓。看看吧,这就是死守城池的下场!

板着指头一算,今天已经是守城第十天了。倘若加上之前淯水之战,自己到宛城已经有半个多月。眼瞅着就要过年了,阿瞒你不回家过年的吗?

也不知道那些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正思量着是否提前发动某些事情,却见贾诩前来,面色严肃,若不是刘琮知道他平时都这幅德行,只怕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

“先生来找我,可是为了曹军筑土为台,先生已经有了破解之法?”刘琮满怀希望的问道。

贾诩一愣,扭头看了看暮色中的曹军土台,半晌后摇头道:“并不是为此而来。公子智计百出,想来总会有办法的。”见刘琮苦笑无语,不由抚须道:“论战守之策,公子的奇思妙想让老夫叹为观止,如今这区区土台,就难住公子了吗?”

“办法是想了一些,不过都拿不准啊。”刘琮哀叹一声:“还指望先生为我解忧呢,您不会是还有别的麻烦事吧?”

贾诩神色一肃,郑重点头道:“自然是有事才来寻公子。”

原来城中有几个大家族不肯协助守城,还造谣说只要不帮助守城,破城之后可免灭门屠家之祸。这几天城内已经颇有些谣言,对军心民心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有些原本积极参与守城的人家,开始变得懈怠起来。

“嗯?本太守三令五申,竟然还有人公然做对?”刘琮双眼一瞪,说道:“军令岂可儿戏!先生只管派人拿下,主事者砍了脑袋便是!”

贾诩叹了口气,摇头道:“若是寻常人家,老夫还用来找公子吗?这几家都是荆州大族的分支,若是随意处置了,只怕对公子不利。”

听他这么说,刘琮在烦恼之余还是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老狐狸竟然开始替我考虑了,不容易啊……

“公子?”被刘琮炽热的眼神看的有些莫名其妙,贾诩出声提醒道。

刘琮回过神,冷笑道:“不管是谁家的分支,但凡违抗本太守的军令,查实之后一律按军法从事!”

“这其中,还有公子的妻族。”贾诩继续好意提醒,见刘琮面露疑惑之色,接着道:“蔡家的旁系分支,家主论起来也是公子的长辈。”

“嗯?宛城里还有这么一门亲戚吗?本公子怎么不知道?”刘琮试图耍无赖,却在贾诩平静的注视下不得不收起这幅嘴脸,叹气道:“行了,我知道了,以后有什么事我扛着便是。”

贾诩难得一笑,虽然很快又恢复了严肃的表情,但是眼底的笑意却很明显:“公子也不必太过烦恼,即便以军法处置,他也不至于杀头。不过总要吃些苦头,否则何以服众?”

“您这是逗我玩呢?”刘琮此时只觉得身心疲惫,肩上的伤处又痛起来,皱眉道:“先生只管放手去做,本公子说过的话,一定会信守。”

贾诩点了点头,消瘦的脸庞上倒看不出多少内心的情绪。

最终的处理结果,到底是砍掉了几个脑袋,城内的流言才消停许多。因联防互保的缘故,还抓出了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