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预作准备待厮杀(2/3)
吸引汉中兵的注意,这时候再由泠将军率兵突袭关城,或可达到出其不意之效!”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如此一来,又要增加进攻的兵力,对于刘琮来说,此次夜袭阳安关,乃是为了观察汉中军的战力如何,各处防守是否有漏洞可以利用,说到底,还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但是看这样子不仅是泠苞,就连吕蒙等人都一心想一战而定。如果是这样的话,从兵力的准备和投入,到后续变化中的各项事宜,就要全盘考虑了。
见刘琮只是微微颔首并不说好或者不好,而且渐渐的眉头微蹙,众将不明所以,心中都有些疑惑。
贾诩倒是知道刘琮在想些什么,只是他现在却不好多言,索性眯着双眼,一副老神在在的摸样。
一直沉思不语的法正见状,便对众将说道:“据探查,守关大将乃是张鲁之弟张卫,另有杨任、杨昂二将为副,却不知诸位对此三人,可有了解?”
荆州军将校自然对他们三人没什么了解,不过一直在白水关驻守的高沛却不同,他之前与张卫等汉中将领打过数次,闻言说道:“张卫久经战阵,虽不擅奇谋,但颇为骁勇,杨任、杨昂二人亦如是。”
他以前在杨怀麾下,数度与张卫相争,各有胜负,举了几个战例之后,大伙对张卫等人也都有了初步了解。
“看起来,张卫倒也懂得些兵法。”刘琮双眼微眯,扭头对贾诩问道:“此人会不会趁我军远道而来,将士疲乏之时,夜袭劫营呢?”
贾诩捋着稀疏胡须,睁开双眼摇头道:“以老夫之见,恐怕不会。”
见众人都用好奇的目光望向自己,贾诩解释道:“张卫未知我军虚实,怎敢前来袭营?其占据险关,正可以逸待劳,即便有劫营之计,也会趁我军攻城不利,士气低落之时。否则若是劫营失败,岂不是自讨苦吃?”
他这么一说,诸将也都恍然的点了点头。如果换成自己,只怕也不会来劫营。
不过贾诩又接着说道:“但今夜我军若是进攻,却要防备攻城不顺之后,被对方趁势袭营。”
未战先虑败,是荆州军的老传统了,听贾诩如此说,诸将倒也不以为意,只有泠苞、邓贤以及高沛等益州将校彼此交换了个眼神。
法正见众人都不言语,便对刘琮说道:“吕将军所提声东击西之议当可施行。不过若要进攻走马岭,还需先渡咸河,眼下虽是寒冬,河面冰封,但能否承受人马通行,却不得不详加考虑。”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特卫营的一名校尉便回道:“这几日兄弟们一直在试,倒是找出一条路出来。”
“哦?”刘琮有些意外的扭头看了看这名年轻的校尉,问道:“什么样的路?”
那校尉指着地图说道:“从此处出发,经过这段冰面,可到河中孤岛,再由此处过河,便可到走马岭。然则要登上走马岭,除了这条,还有这条小路之外,就别无办法了。”
“这两条小路只怕已被汉中兵严加把守起来了吧?”刘琮摸着下巴问道。那校尉点了点头,又补充道:“这两段冰面比较窄,冰层也还厚实,至少能从冰面上走过。”
刘琮追问道:“以你的经验,最多能有多少人通过这两处?”
“若是轻装而行,三千余人便是极限了。”这校尉很显然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当下毫不迟疑的回道。这便是早做准备的好处了,若非特卫营的兄弟们早早探明了这些路径,眼下就抓瞎了。有时候仅仅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还不够,必须要预计到出现问题之后如何解决,很显然这名校尉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否则也不会找到这样的办法。
吕蒙听了接道:“不用三千,有一千五百余人做疑兵即可!”
刘琮先是赞许的看了看这名特卫营的校尉,然后转过头,指着地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