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良医奉药君当归(2/3)

向曹军的东门大营,沉声说道:“若不是师弟,只怕宛城早就被曹军攻破了。这两个月来我也时常在想,若是由我来守城,能守得住多久?”

见刘琮含笑不语,他自嘲的笑道:“只怕连三天都顶不住。师弟,我算想明白了,这天下还是让有能力的人去争夺吧!师兄只适合为将,不适合为帅啊。”

“这么说,师兄愿意帮我了?”刘琮喜道,握住张绣粗糙的大手:“咱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张绣也有些激动,重重点头道:“以后绣唯公子马首是瞻。”

称呼的转变,蕴含着多重意思,刘琮猛地一拳捶在张绣肩膀上,笑道:“得将军相助,琮如虎添翼。”

远处刚走到城头上的贾诩捏着稀疏的胡须微微颔首,看来前几天自己和张绣一番深谈,他最终听从了自己的建议。如此甚好,免得自己还得费心算计。其实张绣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与宛城中兴奋喜悦的气氛相比,东门曹营内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之中。

昨夜的营啸来的看似突然,现在想想,却有其必然。

曹军各部成分复杂,除了亲信部曲等精锐之外,至少有六成以上的士卒是来自投降的黄巾军。这就造成了兵员素质不一,且彼此之间互有隔阂。若是仗打的顺也还罢了,一旦遭遇困难,各种累积的矛盾就会在某个临界点爆发。

此次南下攻宛,先是在淯水折损大将史涣,就已经使得士气受到挫折,紧接着攻城时伤亡惨重,许多士卒被城内的抛石机吓得肝胆欲裂,而曹军的投石机则被刘琮出城烧毁,士气再次受到严重打击。

后来曹军垒土为台,竖木建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也被曹军上下寄予厚望,以为可以凭此将宛城攻破,一雪前耻。却没想到刘琮再用火攻,将曹军的破城希望生生毁灭。

至于恶劣的天气,简陋的帐篷,勉强糊口的食物,都让曹军士卒日渐心生怨气。这也是那些流言在各营得以流传的主要原因。为了制止流言的传播,曹军将领们更加严酷的执行军法,鲜血淋漓的脑袋悬挂在营寨的辕门上,使得很多曾经偷偷发过牢骚,传过流言的士卒们噩梦连连。

当最终确定要撤兵的时候,许多人紧绷的神经一下放松,大悲大喜之下,就有些控制不住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当营啸一起,就有很多士卒加入其中,他们忍受不了这种强烈的刺激,几乎瞬间就奔溃了,只剩下本能的杀戮,而杀戮的对象则是任何一个出现在眼前的人。

乱兵如潮,再加上刘琮趁火打劫顺势引导,曹军的惨败在营啸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若不是于禁坚守营寨,恐怕此时仍在仓皇逃跑的途中。

曹操并非没有经历过失败。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样,败得这么惨。

昏黄的油灯下,曹操亲手为典韦的伤处敷药,见典韦犹自昏迷不醒,心中悲痛难言。若不是典韦率人断后,只怕自己很难到的了于禁营中……

正黯然伤神的时候,帐外许褚进来,表情有些怪异的说道:“主公,刘琮的使者来了。”

“嗯?”曹操接过近侍递过来的布子擦了擦手,问道:“这个时候派来使者,他可曾说明来意?”

许褚看了一眼躺在床榻上紧闭双目的典韦,回道:“那使者还带了几位良医一同前来,说是奉刘琮之命为典校尉治伤。”

“快请!”曹操听了连忙丢开布子,对许褚道:“人呢?快将他们请到此处。”

近侍犹豫道:“这可是刘琮派来的人,只怕……”

曹操瞪他一眼,见他被吓得缩了缩脖子,不由嗤笑道:“你懂得什么?”

因昨夜中军营寨大乱,常随曹操左右的良医没能跟上,也不知是死是活,于禁军中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