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金杯白刃暗思忖(2/3)

吴宽进来的时候,刘琮正揉着额角,翻阅最新的情报概要。这种概要是特卫营中的书记们编纂的,来源复杂的各种信息汇报到情报府后,便是这些年轻人从中挑选,互相印证,最终根据轻重缓急汇编成十日或五日概要。这种情报概要自参谋府设立之后,便依据刘琮的要求同时送去一份相同的内容。

“发生了何事?”刘琮放下竹简,扭头问道。此次出兵益州吴宽虽然并没有同行,但情报方面的支持却一直做的很好,除此之外,策反益州将领、煽动士卒哗变等事也没少做。

吴宽这两年虽然愈发沉默寡言,但气质却并不阴骘,反倒越发像个普通将领,或许得益于他平凡的长相,才会让不了解他的人得出这种印象。然而实际上,吴宽掌握着大量的资源,特卫营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触角延伸之处,甚至已远至辽东。至于暗地里还延伸到何处,就只有执行人才知道了。

“韩遂、马腾答应与我方密使见面,只是时间要求甚急。”吴宽沉声说道,并没有太多焦虑情绪,沉稳老练之态,完全不像他这个年纪的人。

刘琮微微颔首,指示特卫营密使与韩遂和马腾会面是去年就发出的指令,这其中经过怎样的曲折和变化,刘琮并不关心。现在他们既然肯答应,至少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先行接触,弄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刘琮的手指在案几上无意识的敲击着,心中暗自思忖,韩遂和马腾想要什么呢?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或许他们从来都没有从当年的迷梦中清醒过来。乱世的帷幕拉开后,展现出来的景象必然刺激到一大批野心家,董卓倒在了眉坞的血泊中,可李傕等人不也前赴后继,不死不休的折腾下去了吗?

就韩遂和马腾而言,虽然在表面上对曹操表示臣服,可即便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起兵造反了,更何况是现在这种形势之下?或许对他们来说,这种投机才是生存下去的不二法宝,当然前提是拥有足够的武力。军阀们的迷梦始终如此,永远不能指望他们能自行醒来。

那么己方内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军阀呢?刘琮的双眼微微眯了起来,这种危险的气息使得吴宽屏气凝神,不敢稍动。他太熟悉刘琮的这些细微的表情了。

不过刘琮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思考太久,他扭头对吴宽说道:“还有徐州方面,加紧渗透。对于陈登,也要更加关注。”

如果可能的话,刘琮甚至想在去江东的时候与陈登见上一面,不过这就需要特卫营的安排了,对此吴宽心领神会,点头应诺下来。

刘琮又问道:“朝廷中有什么动向?”

虽然许都的朝廷多半已控制在曹操手里,但刘琮相信,还是有那么一些人与曹操不是一条心的。在这方面特卫营虽然一直在暗中进行,但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并无什么太大的变化。”吴宽很快回答道。如今朝廷的威信早已一落千丈,甚至在普通百姓心目中,都已经变得逐渐淡漠起来。毕竟谁在保护他们,让他们吃得上饭,不受战乱之苦,谁就是他们认可的主公。

刘琮起身道:“朝廷上还是大有可为的,今后这方面也要抓紧,能从内部给曹操制造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待吴宽离开之后,刘琮却又坐在案几之后,想到刚才的那个问题。在攻取益州占领汉中之后,荆州扩张的脚步势必会暂时停顿下来,那么内部的问题会不会逐渐显露,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呢?

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刘琮也从来没有自大的认为,所有文官和将领就会对自己忠心耿耿始终如一。曹操在官渡之战后都得烧掉那么多与袁绍暗通款曲的书信,更何况自己执掌荆州才多少年?

然而这是不是必须实行特务政治的理由呢?想到这里,刘琮不自觉的皱起眉头,感到一阵阵没来由的恶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