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草庐陋室惟德馨(3/3)

童不知给火塘里添加了几次柴禾,每次揉着惺忪睡眼悄悄打个哈欠,再看看那几个不知疲倦的家伙,心中就涌起一团怒火,大雪天的不在家里老实待着,却跑来扰人清净,让人不得安生。

对于小主人,侍童则颇为心疼,这大冷的天钻被窝里睡觉多舒坦,陪着这几个疯子有什么好说的?

不知不觉,东方渐白,草庐外金鸡报晓,声声高亢,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刘琮一手握拳,敲了敲坐的发麻的双腿——其实后半夜的时候,大伙儿都围坐在了一起,并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跪姿。几人或是盘膝而坐,或是曲腿扶几,否则这会儿就不是发麻,而是毫无知觉了。

一夜长谈,他并不觉得疲劳,反倒神采奕奕,心情颇为舒畅。

来之前,甚至更早以前,他一直有个疑惑,那就是诸葛亮的才华到底从何而来?经过这一夜坦诚交流,他逐渐有些明白了。诸葛亮读书涉猎之广,为他在这个时代所仅见。而且诸葛亮并不盲从,他善于思考,对人对事,往往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只要假以时日,他必然还是那个将名动三国的诸葛!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至始至终,刘琮都不曾向诸葛亮发出任何招揽之意,也不曾就当今之乱象,询问他的看法,甚至连自己的志向,都没有提及。

对于聪明人,有时候并不需要说太多。

诸葛亮显然也没有因为刘琮不曾发出邀请而感到失落。他完全沉浸在对刘琮的惊讶和钦佩之中,虽然在他看来,刘琮的有些言论太过匪夷所思,但细细思之,又有其道理。

他感到自己需要好好思考刘琮所说的话,甚至在送别刘琮等人离去时,都显得有些恍惚。

同样恍惚的,还有徐庶。

骑着大青骡踏雪而归,一路上徐庶不时瞅两眼刘琮,心说将军原来深藏不露,却不知还有多少奇思妙想,将在何时使用出来?

:原本计划三更的,这一章实在太耗费心力.小伙伴们见谅!不过俺还是要厚颜求各种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