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编练水军督三郡(3/3)

转为拥护了?

蒯越还真是这么想的。

他自那天被刘琮点醒之后,回到府中思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跑去找兄长蒯良,将自己的想法言明之后,蒯良哈哈大笑,指着蒯越的鼻子说道:“汝如梦初醒矣!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既然选择了支持刘琮,那蒯越在这件事上表示赞同,就毫不意外了。

因章陵离得近,文聘先回到襄阳,对于此事他自然也很赞成,这其中,倒不是因为儿子文岱与刘琮交好的缘故。

在文聘看来,刘琮的能力是不错的,去年的宛城之战,以及后来南阳的种种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保境安民,抵御外辱,能做到这些的人,哪怕年纪比自己小又如何?

而随后赶到的黄祖,对于编练水军的事大感兴趣。至于都督三郡军事,他倒也不怎么在乎,真若是有个什么,看部众是听自己的,还是听刘琮的?

于是建安三年二月初五,刘琮正式以中郎将领南阳太守,都督南阳、章陵、江夏三郡军事,编练水军,移屯夏口。

消息传出,各方反应自不相同。

曹操对此心生警惕,却无暇南顾。袁绍因曹操与刘表议和,对荆州越发关注,特意派遣使者祝贺。至于吕布、刘备等,彼此相互提防,倒是没什么感觉。公孙瓒被困易京,这消息都不知道,袁术穷途末路,更是自顾不暇。

因此感受威胁最大的,便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编练水军,移屯夏口,意欲何为?看看地图,其目的再明显不过了。

这是摆明了要对付自己啊。

而刘琮得偿所愿,紧接着便要安排一大堆事情。

水军不好练,都督更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赴任之前,刘琮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南阳这块根据地,更紧地攥在手心。非但如此,还要将其治理的更好,才能成为自己坚实的后盾。

当然在这之前,他还得和某人先摊牌,刘琮感觉到,说服他的时机,正在此时。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