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出人意表王仲宣(2/3)
劝降?”
刘琮无可奈何,只得由甘宁和文岱陪着去见黄盖。
大战之后,伤兵满营。这其中多是被俘孙策军中将士。黄盖受的是箭伤,后来被浓烟呛晕过去,这才被登船的荆州士卒俘虏。这会儿他人虽然清醒了,但因伤势的缘故脸色苍白,半躺在简陋的担架上,双眼不时向四周扫去。看这样子,八成还想着逃跑呢。
刘琮见到他时,所看到的就是这幅场景。他看看甘宁低声道:“瞧见吗?他要是肯降,也未必真心。”
甘宁蹙眉道:“都督为何对他有成见?”
这话倒让刘琮愣怔了一下。难道说自己受演义的影响太深,下意识的压根就不想招降黄盖?其实甘宁之前的话很有道理,如今自己正应该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态度,见都不见一面就砍头,似乎的确有损声望。
想起此时仍在南阳的曹昂,刘琮觉得自己有时还是太意气用事了。
调整了心态之后,再看向黄盖时,刘琮的目光便平和了许多。
黄盖今年四十多岁,身材颇为粗壮,皮肤粗糙,络腮胡子,大鼻子下面一张阔嘴抿得紧紧的。
听完刘琮说明招降之意后,黄盖冷笑一声,扭过头,却是看也不看刘琮一眼。
“我听兴霸说将军身受重创,犹自酣斗不已,可谓猛将。”刘琮在他身旁席地而坐,说道:“将军……”
黄盖不耐烦的一挥手,虽然牵动伤口疼的眉头紧皱,却吭都不吭一声,只是对着刘琮道:“某不过是讨逆将军麾下一校尉尔,不敢当都督如此称呼!”
“武锋校尉,对吧?”刘琮并不着恼,对黄盖说道:“足下本零陵人氏,何不就此加入我军,以全乡土之情?”
“哼,某早已离开零陵多年,何来乡土之情?”黄盖冷声道:“都督勿复多言,盖绝不会背主而去!”
刘琮摇了摇头,站起身对文岱说道:“先为他好生治伤,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甘宁和文岱见黄盖如此,虽然觉得他未免有些不识时务,但内心还是颇为敬佩黄盖的为人。
忠臣死节之士,任何时候都会赢得人们的尊重。所幸都督没有坚持杀他,也许以后还有机会劝降?
“此战我军伤亡如何?战船战损几何?”刘琮和甘宁、文岱等人离开伤俘营后,一面环顾湖中,一面问道。
甘宁略一思忖,回道:“大小战船沉没近百,伤损则更多,具体数量还在统计之中。至于我军伤亡,大约有近千死者,三千余伤患。”
“伤亡不大,不错!”刘琮看看甘宁,笑着赞道:“兴霸为此战首功,若不是你提议,我还想着再等等才与孙策决战呢。”
甘宁微微点头,脸上并无得色,反倒显得愈发沉稳。看来这一年来,他的成长包括了很多方面。
“都督,如今孙策大败,主力尽失,是否当顺流而下,直取皖城?待破了宛城之后,继续东进,横扫吴会,到那时跨州连郡,平定江东……”甘宁说着,目光愈发明亮。
可惜,目前还不是时候。刘琮摇头道:“此事尚需从长计议。孙策虽败,根基未失,以其在江东的号召力,很快便能再拉出一支人马。何况本次击溃孙策大军,俘获的多是他新得的刘勋旧部,孙策起家时的精锐仍在啊。”
甘宁听了心中颇为遗憾,不过他也知道,刘琮所言非虚r;。
“让兄弟们将湖里和岸边的尸首好生掩埋了,虽然时已入秋,可万一闹起瘟疫可不是顽的。”刘琮想了想,又道:“这些天严禁将士们饮用湖水,即便是井水也要烧开了以后,方可饮用。”
甘宁点头道:“末将已派人知会各部了。”
“那些俘虏要严加看管,我看人数不少,切不可因看押松懈而酿成祸乱。”刘琮转头对文岱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