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白云深处拜名师(2/4)

刘琮略一思索,说道:“江东孙氏与荆州已成死敌,这两年江夏郡虽然没有大打,小仗却是不少。至于北面,怕是也太平不久。”

老人听了,长叹一声:“唉,也不知这个世道什么时候能够太平长久。”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的话,且乱着呢,反正您老是看不到了。刘琮心中暗道,不过我倒是想试试,看看这历史,是不是真的那么顽固。

“当此乱世,唯有以雄武之姿,栋梁之才的大豪杰,才可匡正天下,肃清中夏!”王粲看了眼刘琮,朗声说道。

老人虽然不太明白他这拽的什么文,但大体意思是知道的,当下点了点头,道:“这样的英雄早些出世,咱这老百姓就有盼头喽。”

刘琮笑了笑,却没说什么。他明白王粲的意思,与其说那是王粲的期许,倒不如说是他的心愿。毕竟现在的自己,能有一些让人惊讶的潜质,却少了稳固的基础和名望。

“刘小哥既然如此有心,想来也是有些想法的吧?”老头见刘琮沉默不语,便问道。

也许是觉得与老人萍水相逢,别后就再无相见的可能,也许是这些日子和王粲,魏延二人相处融洽,所以刘琮神色郑重的点头道:“琮正有此意,愿以荆州为基,鞭挞宇内,镇静天下!”

这是刘琮第一次向旁人表明心迹,虽然看起来他现在毫无根基,名望甚微,但无论是听到此言的王粲魏延,还是须发皆白的老者,都从中听出了刘琮那种势在必得,舍我其谁的自信。

王粲心中激动非常,眼露精光。其实哪怕是那次和裴潜、司马芝联袂拜访之后,他对于刘琮只能说很有好感,并能隐约揣摩到刘琮的心思。但这半个多月以来的接触,已经让王粲对刘琮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虽然刘琮现在很年轻,但自己不也同样年轻吗?刘琮也许还没有根基,但这不正是收揽人才的好时机吗?何况再怎么说,刘琮的身份摆在那儿,即便上面还有个长兄刘琦,但是这年头,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相对于王粲复杂的心理,魏延的心思就单纯的多,他这会儿已经认定,刘琮是个可以追随的主公,至于这个念头何时而起,他很确定,并不是因刚才刘琮的这番话而来。

“哈哈,说的好!老头儿早就觉得刘小哥不凡,却没想到有如此志向!”老者抚掌大笑,惊起飞鸟腾空,山林之中回荡着老人的笑声。

您本来是觉得小哥我烤山鸡的手艺不凡吧?刘琮微微一笑,换了个手牵着缰绳:“大话谁都会说,然而世事难料,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实现心中所愿?”

他这话,绝对是发自肺腑的,半点儿都不矫情。

没错,自己是穿越而来,最大的优势和依仗,是对于历史进程的熟知和掌握,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自己闹的动静太大,甚至不用太大,只需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整出点什么偏差,恐怕蝴蝶效应就会改变历史,那自己还有什么依仗?可若是毫无作为,随波逐流呢?他不敢想象自己是该相信三国志中本主的命运,还是演义里的惨死?

“你这小哥,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倒是老气横秋的。”老人不满的瞪了眼刘琮,说道:“本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怎么还没做事,却先怕了?”

“老丈教训的是。”刘琮听了悚然一惊,心说是啊,自己这才刚开始上路,怎么就患得患失了?这可不是做大事的人该有的心理素质。其实这也难怪,毕竟前世刘琮也不过是个刚出校园没多久的年轻人罢了。所谓上位者的气质,两辈子都欠奉。

说话间,远远的看见对面险峻山腰上,云雾深处,树木掩映中的茅草屋。

老人站住脚,叉腰抚须,望着那茅草屋子,眼中满是笑意:“到了!”

话音方落,就听犬吠声由远及近,野草分处,一只黑毛大狗冲着老人飞奔而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