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96.老纪好像出轨了!(2/4)

时候和医生说过,医生同意了。

因为监控没有声音,也找不到人证,这种事情无从验证。按举证责任倒置,因为没有明确告知回家后的风险以及违反了青霉素使用后没有留观30分钟的规定,同时也没有病人家属签字写下回家的记录,医院这点全责。

如果回家没出事儿,或许也没有接下去的问题了。

但病儿在回家的路上再次发病,而且不仅仅是高烧,还有四肢猛烈的痉挛和口唇发绀。再回医院一检查发现感染突然加重,最后收治进了。

不过进后,几番治疗都没什么效果,最后不治身亡。

张主任没什么临床经验,看不出这个病人有什么问题,所以觉得医院不应该被告。就算被告也就是一点,家属擅自回家之前医院没有告知回家风险。

陆子姗这段时间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尤其在医疗规定和用药说明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她翻了翻治疗记录,马上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阿洛西林钠的剂量是孩子每75,婴儿也就100。孩子五岁,体重20,阿洛西林钠一天竟然用了3,用药量几乎翻倍,超量了。”

抗生素应用在临床上经常出现剂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有些确实是医生不注意,有些是临床经验造成的,有些则是为了真正的治疗需要。

但法院不会管这些,稍有差错就会成为败诉的缺口。既然陆子珊会注意到这些,对方律师也不会漏过,肯定会成为对方的攻击目标。

而其他细节有问题的地方也不少,比如首诊时病人血象里白细胞并不高,三系看着还很正常,但医生还是用了抗生素。

这在法庭上就是用药不当,没有彻查病因乱用药。

首诊没有做详细检查,也没有找到病人的病因,最后让病情不可控制地发展到了难以救治的地步。这在法庭上或许有争辩的余地,但肯定会成为对方又一个攻击的目标。

“不太好处理啊。”陆子珊这一年多以来见惯了这种情况,最后都以医院败诉结束,几乎没有转圜余地,“我待会儿就会把病历记录传给老师,这几天就会给你们一个答复。”

“好吧。”

......

这个感染的孩子其实和刚摆脱危险期的王贵很想,当然不是说病原菌,而是病程的进展速度。虽然尸体做过尸检,但最后只给出了多器官衰竭腹腔多脏器自溶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对于感染,最后只查到了轻度的脑膜炎,并没有查病原菌,证据对医院极度不利。

陆子珊和祁镜在医院旁随便找了个吃饭的地方,自己男朋友就是急诊医生,没有不问的道理:“很麻烦的案子,你怎么看?”

祁镜扫了眼治疗经过,说道:“问题确实有,不过以你老师的实力,这些都可以争一争,未必是必输的局。”

“可是现在法院对医院越来越严格,稍有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就会被判输。”陆子珊无奈地看着治疗单上阿洛西林钠,“这翻倍的剂量没法辩吧。”

祁镜自然很想说说自己的想法,不过这些只是自己的观点,在法庭上站不住脚。现在他能拿出手的,大概就是刚结束的那场会诊。在会诊上,为了救治王贵,专家组用药都相当大胆,不论剂量还是配伍都没有按照严格规定来实行。

甚至于祁镜的诊断也是主观的,整个诊疗过程里都没有培养和药敏做依据。一旦病人死亡,家属发起上诉,按规定那就是医生全责。

最后的结果是赌赢了。

其实如果王贵和丁秀娟无赖些,揪着王贵的后遗症不放,按正常流程丽城疾控也得赔钱。在那种情况下,擅自动用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在“法理”上是失职。

“用你们这场会诊大多数知名专家的意见来作为事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