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抵制对匈奴的政策(2/4)

恒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

于是,也不去细想了。

环顾四周,果然看到不少商人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他们外衣是朴素的麻衣,但是内层确实奢华的丝绸衬衫,他们快速穿越到人群中,站在黄布下面,一字一顿的念起来,神情越发的轻松和激动。

齐恒叹息了一下。

这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他和宋家昌回到客栈,客栈是个普通的低矮建筑,但是人不少。

来来往往的商人,士兵,还有闲杂人等。

四面八方的人都汇聚在这里。

不过看到两人的装扮后,目光有些变化,带有一股尊敬。

自从汉朝只需儒家取士后,儒家士子的地位是迅速增长。

几乎要想立足,必须要和儒家士子打好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哪怕儒家内部有不少的派别之人。

大家还是十分抱团的,所以导致很少有人敢招惹。

几位穿着白色露膀子的小儿,披着白色毛巾游走在各个桌子。

“先生。”

齐恒摆摆手,道:“给我来两杯温水,一碟羊肉。”

“不要现栽的羊肉,过夜的羊肉,还有来这么一小碗醋。”

齐恒拿起一个小碗。

“好嘞,您稍等。”

齐恒最喜爱待在这里,可以知道各地发生的趣事。

他也喜欢热闹。

尤其是他最喜欢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书,声音越嘈杂,反而越心无杂念。

老师的笔记中也提到过一点,他们儒家不应该只是为了服务皇帝,也应考虑底层的百姓,孔子说,有教无类,任何人都有资格了解世间真谛,任何人也有自己的人生准则,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批判别人,只有更好的深入底层,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人。

他本就是穷困人家出身。

往上推百年,建国之初,哪有多少贵族?

大部分都死在了战争中。

只不过慢慢的分化而已。

唯有圣人言永不变。

“你们哪里安置了多少人?”

“差不多有一千人。”

“这么多啊。”

“那肯定的,据说还是匈奴单于叔父的部落,还有几个是上一代单于老婆的亲戚呢。”

“哈哈,这群匈奴人,只要打疼了,才投降,这段时间跑来了四五个匈奴人,据说都是在匈奴混不下去的。”

几位虬须大汉热烈的讨论。

“那肯定的,匈奴那边那么冷,听说他们有时候只能吃草根子,哪像我大汉,我大汉的乞丐都比他们混的好。”

“哈哈哈。”

几个人的话语充满了调侃,一副我大汉无敌,匈奴垃圾的言论。

“说起俘虏来我就生气。”

“咋了?”

“这些匈奴俘虏啊,那待遇,我看了都羡慕,朝廷官员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简直是瞎搞,你说,要是匈奴头目好生接待也就罢了,许多贫民照顾的也很好,政策太宽厚了。”

一位面色发黄的中年男子义气填膺道:“你们知道吗,就为了迎接那写匈奴俘虏,我们那里出了大约一百俩马车。”

“你们出马车做什么?”

“干什么,迎接人家啊,他们可是贵人。”

男子在贵人词语上加重了语气。

“他们还怎么成贵人了?”

“我哪里知道,反正我是亲自跟着去迎接的,带了大量的东西去犒劳人家,就连住的地方都是官府找好的,几百亩良田,说给就给了,一点也没有犹豫。”

“艹,为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