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正的手段?荀攸?(2/3)

直可否告知,你的选择是什么?”

“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徐庶扫了眼四周,走过去将信递还给诸葛亮道:“先不说这四周的刀斧手如何。仅仅是将来可见的强盛大汉,便足以让吾辈热血之士为之奋斗了。”

“只不过,此事着实有些难办。”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眉头也随之皱了起来。

“是啊。”

诸葛亮认同地点头道:“此事可以说是艰难之极,但…吾等若是真能做到,以此事之重,亮以为,当不亚于重塑大汉!”

“但正是因此,你我才会如此的心甘情愿,不是吗?”徐庶说到这里时,微皱的眉头渐渐散开,脸上也随之有了几分笑容。

“说到此处,亮倒是有一件事想问……”

“请说。”

“元直以为,此事当从何处开始?”

“我?”

徐庶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随后忽然看着诸葛亮笑道:“若是我来做,肯定是要按照林师早就打下的基础,一步步去实现。”

“林师打下的基础?”诸葛亮仿佛没想到徐庶会这么回答,不由愣了一下。

徐庶点头,道:“孔明莫非忘了,当初陛下与林师曾为了迅速安抚南阳,提出过一条政略?”

“元直所言,可是助人复家之事?”

诸葛亮皱了皱眉,道:“此事我倒是记得,可若是以此而行的话,岂不就是把荆州世家赶走,但却留下了其他祸患?”

“谁说要把世家都赶走了?”

徐庶无奈地摆摆手,指着诸葛亮道:“你啊,到底还是年轻了些,有时候或许很聪明,但有时……偏偏却又会去钻牛角尖。”

对于徐庶批评自己年轻,诸葛亮还是认可的。

于是,他收敛了表情,恭恭敬敬地对徐庶行礼道:“敢请元直兄教我。”

“不必如此。”

徐庶仿佛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幕,在诸葛亮刚躬身时,他就将其托住了。

随后,他不等诸葛亮再有其他的反应,迅速道:“有些时候,赶尽杀绝并不是最好的路。”

“以我看来,荆州必然会有一些世家不愿离开。但他们虽然不走,可却不代表着他们不愿遵从朝廷的命令。”

“这些人……大概算是林师书中所言的中间派。”

“对这些人,我以为不应该一味的强硬,有时也该稍稍地让他们一两步。”

“不然的话,届时荆州方定,他们要是闹出些事端来,这荆州可就不好作为根基了。”

“中间派?拉拢?”

诸葛亮听后,默默地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重新抬起了头,看着徐庶的表情,他满是感叹的道:“若非元直兄,亮险些铸成大错矣!”

徐庶的一番话,让他猛地就联想到了荆州平定的场景。

这都不用多说,荆州若是要定,必然是在各大世家、豪族的通力合作下。

可以说,当初他们是怎么把刘表迎进来的,现在他们就是怎么把刘表赶走的。

对于这些功臣,而且很大可能还是手握大权的功臣,确实是不该一味的追打。

不然,他们既然能赶走刘表,说不得也就能对刘备收拢荆州的大战略造成影响。

真到了那一步,荆州的情况可就会变得恶劣了。

诸葛亮觉得,自己到底还是太过于年轻了,居然都没想到这一点。

“其实,这并不是我想到的。”

感受到诸葛亮怪异的目光,徐庶连忙指了指那封信:“若是我没猜错,林师恐怕早就对情势做了一个预计,所以便在信中将情况说明了出来。”

诸葛亮在徐庶的提醒下,很快就回忆起了林辰的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