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草创(2/4)


而李善想培训一批人手出来是为了筹建伤兵营,那些学生未必肯……身份终究是有差别的。

说到底,这是医生和护士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后世医院里也是存在的。

李善抿了抿嘴,“从农家子挑选,许免府兵征召!”

顿了顿,李善迟疑问:“可行否?”

凌敬想了想,“如今天下大约一统,除却突厥再无战事,关中府兵……若只是挑选数十人,倒是无妨。”

马周眼珠子转了转,“先试行五十人,许免府兵征召,若是他日……干脆收归李家门下,为怀仁亲卫。”

虽然是馊主意……但也是个办法。

其实在武德六年,关中府兵就算出征立功,分的田地也比不过之前那些年了,不仅少,而且贫瘠,还特别远。

如果能给出好处,比如召为亲卫,李善这个思路还是有可行性的。

李善抓了抓发髻,发狠道:“明日再去!”

其实李善心里有数,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要钱要器械和招生,最难的是解剖的大体老师……实在没地方去弄啊。

这个时代,就算是敌军尸首,那也是要掩埋的,人死为大……之前在馆陶设伤兵营,倒是有不少练手的机会,但现在大战都打完,只剩下突厥。

等着突厥来送人头?

一晚上连在吃饭的时候,李善都在心里发愁,也不知道刑部、大理寺关了多少死刑犯,但就算斩首或绞死也没用啊,不能做成大体老师。

也不知道福尔马林成分是什么……

“郎君。”

李善接过茶杯喝了几口水,“母亲,何事嘱咐孩儿?”

对面的朱氏扫了眼,看周氏退了下去,才说:“得封馆陶县公,却未入仕,听闻吏部尚书调任?”

之前李善未赴吏部选试,就是以封伦为借口的,听了这话苦笑道:“母亲,孩儿欲在太医署授课,不料……”

听儿子解释了一番,朱氏皱眉问:“若无成效又如何?”

“进士榜首,赴吏部选试,听闻吏部尚书乃中书令兼任……那日登门来拜的似乎便是弘农杨氏子弟?”

李善点点头,“杨思谊,其父便是中书令杨公。”

杨思谊也是这一科进士,当日在平康坊和李善相交,后还随李楷等人登门造访。

“但此事那日孩儿在圣人面前夸下海口,若不成,圣人只怕不悦。”

这句话一出,朱氏脸色微变,毕竟隋朝两位帝王的例子摆在前面,不得圣心的臣子,纵然名扬海内,但也很难往上爬。

“母亲勿忧,此事孩儿已有计较。”李善刻意活跃气氛,不想让母亲为这等事烦忧,随口道:“长安内那栋宅子前几日孩儿去看过了,宇文世叔搬的干干净净,到时候……”

“若大郎欲入住,自行收拾。”朱氏面无表情的哼了声,“为母去东山寺与南阳作伴。”

李善呃了声,好吧,自己说错话了,只能躬身行礼,“孩儿错了。”

朱氏微微叹了口气,她这两年基本上每两三日就要去东山寺与南阳公主叙话,两位妇人感同身受,交情日深。

“今日平阳公主府送来投帖,平阳公主、谯国公后日登门拜会。”朱氏交代道:“后日不要离家。”

李善应了,心想自己离开公主府也就七八天,平阳公主这么快就能出门了……就是不知道从姑姑变成姐姐,会怎么想。

回了房,李善靠在榻上,摸了摸身下的床板,随口道:“明儿交代二郎一句,砍些竹子来,做成竹床。”

周氏立即应了一声,李善说的二郎是周二郎,周氏的二兄。

瞄了眼千娇百媚的周氏,李善叹了口气,随手搂住小腰,可惜是个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